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孙文静 杜伟 李敏
[导读]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面向夕阳产业的朝阳专业,学生在照护老年人的过程中面临着压力大、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不利于职业稳定性的发展,制约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孙文静  杜伟  李敏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面向夕阳产业的朝阳专业,学生在照护老年人的过程中面临着压力大、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不利于职业稳定性的发展,制约养老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心理弹性已经成为有效缓解学生面对压力、逆境等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可进一步形成保护屏障,帮助学生在经历困难时产生积极应对的策略。本文以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结合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政府保障、行业引领、社会认同、学校培育、家庭支持、自我提升”六位一体的心理弹性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和职业稳定性,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的人才,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具备的素养,是每一个职业人都要遵守的职业准则。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养老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仁爱”精神、为老年人服务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理念等。由于该专业起步较晚,总的来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潜力较大。
        1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内涵
        所谓的职业道德,在其概念上有两种划分,其一广义,其二是狭义。从广义上来看,职业道德指的是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秉承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这一规范和标准所蕴含的内容非常的广泛,有工作人员和工作对象、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职业道德指的是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标准,其中体现着职业的特征、职业的关系等。职业人员的不同,其所从事职业的不同等,职业行为和规范也就存在不同。不管如何,职业道德是对职业和职业关系中进行规范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和具备的道德情操、观念和品质。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对象就是老年人,因此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确保职业道德高尚。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对该行业今后的发展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其发展动态情况。对所从事的工作及服务的老年人有较高的热枕情怀,愿意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在老年养老事业中奉献和发挥。这一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很多,不仅需要有尊老爱幼思想,还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自尊自强不息,而且还应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不仅工作细致严谨,还应该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自身等。对此,作为该专业的老师、学生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2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2.1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加强人文素养培育
        专业知识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在面对不同的老年人出现不同的生理、心理问题时,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灵活很好的应付老年人各类突发情况。因此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助推器。语文能够使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浓厚的文化素养,在沟通过程中谈吐优雅,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组织能力强;社交礼仪类课程能够让学生注重自身的穿着打扮,关注日常的点滴以及生活的细节,纠正你的立场,纠正你的态度,降低你的姿势,选择正确的话题,学会处理老年人负面情绪,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的交际能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培养既有教师。为提高既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应鼓励教师加强与健康管理公司、企业之间的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沟通过程中,教师可总结各行业健康管理的经验及教训,将其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职方向与相关职业的实际情况,还应制定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度。第二,聘用优秀教师。高校可聘用相关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健康保险公司、健康体检中心、疗养机构等部门工作的相关职业人员进入校园任教或见习,通过他们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及职业要求,为学生将来就业奠定基础。第三,组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团队。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应详细划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团队教师的职责,推广涉及该专业教学的老师集体备课制度,以团队教学方式相互交流学生反馈意见,分组帮助学生开展设计实习实训定位和进行能力补缺,发挥青年老师的骨干力量,鼓励青年教师亲赴现场陪伴学生共同实习、实训,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拓宽人才培养视角,完善素养考核机制
        随着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增加,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因而需要拓宽人才培养视角,通过课堂教学、见习实习等形式培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价值观。学校应通过增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沟通交流,在提升学生的养老项目服务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爱老助老为老的职业服务意识。此外,逐渐完善对于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构建“1+X证书制度”,即在高职阶段的学习既通过考核完成学历教育,又完成考证教育,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证书培训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在学历教育和考证教育内容中融入职业素养,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的职业素养考核方式,及时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激励。
        2.4创设共情环境
        环境对人的思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共情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提升共情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共情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场“心理战”。学生要学会从老人的心理出发,通过言语、行为缓解老人的极端心理,以提高老年人的护理依从性,从根本上减少与老人之间的矛盾。共情能力的培养需以环境为依托,渲染一种温馨的氛围,使学生对该能力产生新的认识,并将其作为一种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共情环境,可模仿护理环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深入养老机构实习,与老年人沟通,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在人文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树立服务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保障、行业引领、社会认同、学校培育、家庭支持、自我管理”六位一体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培养策略,运用了系统性和多层次的方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该策略巩固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多方联动,全员参与,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和职业稳定性,解决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流失率高、职业稳定性低的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文霞,赵媛.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人人健康,2016.
        [3]向桢,向月应,董薇,等.国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7.
        [4]林佳龙,张泽生,石宏悦.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探索[J].体育风尚,2017.
        [5]林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