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黄龙飞 张文雪 孙婷
[导读] 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黄龙飞  张文雪  孙婷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抢救及护理方法的差别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序的急救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评估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及收缩压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家属对护理的评价。结果接受有序的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康复出院人数比例(42.86%)大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及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24h及48h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48h的收缩压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各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有序的急救与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急救;围术期护理体会
引言
        脑出血属于机体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其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其特点为病死率高、起病急骤及致残率高,易出现并发症。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瘤、白血病、脑动脉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颅内血管畸形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本研究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均有高血压病史;②头颅CT或MRI下确诊脑出血;③均采取符合病情的治疗方法。排除标准:①就诊时已经死亡或濒死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其他原因导致的脑出血者。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抢救及护理方法的差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9~72(53.35±10.01)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0例,脑叶出血6例,丘脑出血4例,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0~73(54.11±10.21)岁;其中基底节出血12例,脑叶出血7例,丘脑出血3例,脑干出血5例,小脑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临床急救。①现场急救护理。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需将患者摆放于平卧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果领口过紧要解开,处理患者口腔与鼻腔的分泌物,维持患者呼吸通畅。及时取下义齿,为患者应用鼻导管、面罩等维持给氧,以改善患者的脑缺氧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脑水肿情况。若呼吸微弱要及时进行现场气管插管。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坚持三查八对的用药制度,保留药瓶和相关器具。监测患者的心率、意识、血压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通过心电图、脉搏等动态监测,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情况,评估颅内压、脑水肿等情况,评估预后状态,预防脑疝的发生,及时配合医师完成各项处理工作。②转运救护护理。在转运前,为家属讲解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取得家属的支持后即刻转运,保持患者脊柱平直,平稳的将患者平移到急救担架,按照病情轻重程度、转运时间及医院路途合理摆放患者的体位。在转运过程中,通过监护仪为患者实施动态的监测,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车速平稳,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果患者存在意识障碍,需做约束操作,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CT室、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在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③与院内交接。医院要为患者开通绿色生命通道,120急救人员与医院急诊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为抢救争取时间。
        (2)围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应降低患者颅内压,并观察患者尿量及出入量变化情况,防止患者发生颅内高压、脑水肿现象;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一旦患者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监护措施与急救工作。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及时进行疏导,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治疗与疾病知识的了解,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从而使手术得以顺利开展。②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卧床休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定期按摩受压部位,防止患者出现压疮,定期更换床单被罩。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引流管最高处与引流口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引流液反流至患者颅脑中;随时查看引流管是否有出现扭曲、脱落等现象,确保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口敷料,确保其清洁、干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口腔感染现象。术后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嘱其卧床休息,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帮助患者按摩无法活动的受压肢体,待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精神状态逐渐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效果比较,见表1。
 
        2.2两组PACHEII评分及收缩压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2.3两组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的相关评价
        接受有序的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各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大部分的脑出血患者都会发生肢体偏瘫、精神神经异常和言语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抑郁、恐惧、焦虑及认知紊乱等,这不但增加了家属的经济负担,还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出血患者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后的6h之内,如果脑出血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则会由于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或者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严重者会引起死亡,因而,急救护理对挽救脑出血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孙玉玲.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5):348.
[2]李芳.5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59-60.
[3]王薇,李景,李文菊.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1(18):160-162.
[4]兰竣.14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19(15):17-19.
[5]胡承伟,陈耀,佟志国.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与围术期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8,23(18):2291+2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