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始有意为小说”——以民间文学视域下《搜神记》的虚构为中心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王瀚乐
[导读] 鲁迅先生所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论断,鲁迅先生所说中的“有意”,主要指的是“作意”与“虚构”。
        王瀚乐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鲁迅先生所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论断,鲁迅先生所说中的“有意”,主要指的是“作意”与“虚构”。其实这两点并非始于唐传奇,在六朝志怪的代表作《搜神记》中就已有体现。《搜神记》中多神话与传说,属民间文学范畴。其作者干宝并非这些民间故事的创作者,而仅为编纂收集者,虽然他在编纂此书时之态度在于“实录”,但是这并非《搜神记》中各类故事的原作者的态度。《搜神记》中的传说与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其核心创作意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虚构。
关键词:“始有意为小说”;《搜神记》;虚构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作为一个经典的文学史观点,已经被主流学界广泛接受,但仍有一部分学者存在不同意见,学者吴志达、王恒展等从多方面展开论证,将“有意为小说”的时间上溯至魏晋时期,而陈文新、康韵梅等学者则认为,不能以虚构作为判定唐人是否有意为小说的标准。笔者认为,“有意为小说”并不是从唐代开始的,依据鲁迅先生的标准,至少从晋人的《搜神记》中就已经出现了“始有意为小说”的意识。
        鲁迅为何说古人自唐传奇才“始有意为小说”呢?他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謬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可以说“意识之创造”就是鲁迅评价古小说的一把钥匙,相比于纂集前人所作,鲁迅更重视自我的创作,如他评论《幽明录》“似皆集录前人撰作,非自造也”,都可从中看出他的褒贬态度来。因此,所谓的“作意”其实是就创作者的创作意识来说的。而“幻设”则是指的虚构,鲁迅已对六朝的虚构做出过说明:“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潜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而无涉于传奇。”但是他在这里讨论的是六朝的文,并没有涉及到六朝的小说,鲁迅说“无涉于传奇”,意思就是六朝的“文”对唐传奇的“幻设”影响几乎没有,从一侧面表达出六朝小说并不存在所谓“幻设”。但其实,这说法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以六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为例,就可看出“始有意为小说”的问题来。《搜神记》是六朝志怪的代表作,编撰者为东晋的干宝。干宝相信鬼神确实存在,因此他编撰这部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他的编撰态度是“实录”,以“补正史之阙”。虽然《搜神记》记录的是神怪奇异之事,但不难看出,干宝其实是将自己的著作当做史部著述来看待的。在《新唐书·艺文志》以前,《搜神记》都是被列为史部杂传类的。既然是史部著作,其编著的态度当然是“实录”,同时又因为当时“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似乎当时人既以神异事为事实,又在创作上取“实录”的态度,所以从表面看上去,六朝志怪与虚构似乎并无一点关联。但如果明白了六朝志怪的实质,再去反视这一问题,则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关于六朝志怪的实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已经进行了讨论:“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不足征信。《汉志》乃云出于稗官,然稗官者,职惟采集而非创作,‘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

”以这一观点,再来看干宝的话“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搜神记序》)、“臣前聊欲撰记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会聚散逸,使同一贯,博访知之者,片纸残行,事事各异。”(《进搜神记表》)可以看出,干宝在编撰《搜神记》时,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就是民间的神话与传说。
        神话与传说在《搜神记》四百多则笔记中占比巨大,可以说《搜神记》源自于民间文学。因为是他书中的材料访集自民间,他又采取少加修饰改正“实录”的编撰态度,所以才会在《搜神记序》中说“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因为书中的材料并非是由干宝一人独立创作的,干宝对于《搜神记》中大量的民间神话与传说,只是作为一位收集整理者而出现的,这大量的神话传说,绝不可能仅凭干宝一人之力就能创作出来,可以说,干宝是这些民间文学的记录者,而非最初的创作者。这些民间文学,最初在民间,大都是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播的,后来被干宝这样的记录者有意识地收集起来,并加以书面文字整理,这是六朝志怪成书的大致情况。所以志怪的实质,其实是民间文学。因此,编撰记录者的态度,并不能说明志怪小说中没有所谓“作意”与“幻设”(也就是虚构)。要研究产生自民间文学的志怪小说是否存在虚构,不应该从编撰者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而应从原始创作者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
        《搜神记》中的传说与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其核心创作意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虚构。《搜神记》中的内容,除摘录自前代典籍(如《后汉书·五行志》),大部分都来源于民间神话与传说。民间神话与传说的创作者,是有意识去创作这些故事的,创作者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都意识着自己的创作,不论是出于农闲时的娱乐还是情志积郁已久之后的情感抒发,创作者在口头创作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时,是有“作意”的。再来说“幻设”。民间神话与传说的创作者可能是个体,但是这些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却是集体的情感,是集体无意识影响着这些神话传说的创作。这些故事所反映的原型,产生于古代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中,是普遍存在于当时人心中的某种浓烈情感的结晶,比如对生死的强烈生命体验等。这些神话与传说蕴含着人民群众对于某一理想的集体渴求。现实是极端黯淡的,因而理想的实现则不得不借助于对现实的虚构,如董永传说。因此,志怪小说中占绝大篇幅的神话与传说,是存在虚构成分的,而就创作者这一层面来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虚构。借助这种有意识的虚构,来自民间的创作者,可以在产生于集体无意识的神话传说中,表达对宇宙人生的体认,对美好理想的渴求,缓解黑暗现实所带给人民的巨大苦痛,使人民能够在神话传说中安顿自己动荡不安的心灵。因此,民间文学的虚构性,就是《搜神记》以及六朝志怪的本来面目。
        由以上可知,民间文学视域下的《搜神记》,已存在鲁迅所说的“作意”与“幻设”,因此,所谓“有意为小说”或许并非始于唐传奇,在六朝志怪中,就已经存在了“有意为小说”的关键因素。因此,如果是以民间文学角度去考察六朝志怪小说,又会在前人科学见解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理解六朝志怪小说的真实全貌。
        

        
        参考文献:

        
[1何亮:论“作意”与唐人始有意为小说[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9(02),454-475.
[2]刘晓军:被虚构的小说虚构论——以鲁迅对胡应麟的接受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19(03),276-287.
[3]贾平:论干宝《搜神记》的撰写意图及文体定位[J]民族文学研究,2014(01),164-172.
[4]郑华萍:论先唐史书与志怪小说的关系——以《搜神记》为中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04),37-41.
[5]王青:论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的价值——以《搜神记》为中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54-160.
[6]王青:中古怪奇故事的民间文学特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03),1-6.
[7]王成军:神话·虚构·纪实——中西小说叙事诗学的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04),46-51.
[8]马大康:文学是有意识的神话——论弗莱的文学虚构观[J]文艺争鸣,2013(11),6-10.
作者简介:王瀚乐(1997-),男,山东淄博人,青岛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