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敏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新劳动教育是以行动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实现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实践育人活动。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救国救民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形成了“生活即教育“”行是知之始”等劳动教育思想。陶行知曾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关键词】新劳动教育 行动力 全面发展 育人活动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一、确定劳动教育的范畴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一般都体现在德育课程中,劳动教育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的目的是存在局限性的。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劳动教育的范畴不仅仅只是体力劳动,而要结合脑力劳动,两者相结合,这样的劳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好习惯、好能力、好品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将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比如,学生经常参与班级管理、组织活动也是一种劳动,而不是只是扫地拖地算劳动。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劳动的岗位。所以我们要坚持开展劳动育人的实践和探索,对劳动教育的概念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根据学校实际,寻找真正符合学生的劳动教育的道路。
二、以学科整合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行动力。
通过课堂这个阵地完成劳动意识渗透的目标。学科渗透不再“强调做中学”,而是注重“学中做”。
(一)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体验劳动教育。如在《道德与法治》中,可以和很多课进行融合,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中,让学生完成课桌椅书包书本的整理,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通过了解值日生的职责,让值日生做好一天的值日工作,在角色的扮演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以及责任。课堂通过用实际行动来完成教学目标,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学科之间通过劳动完成知识迁移。如科学课中检测土壤的酸碱性,将课堂搬到学校的田里,检测其酸碱性,寻找适合种植的植物。学生在实地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劳动知识的潜移,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劳动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下雨天的时候教室门口会看到一排雨伞整整齐齐排列着,那是因为每个班都有一名雨伞保管员,负责保管好你的雨伞。教室里的垃圾桶里都能正确地分类,因为每个班有一名垃圾分类专员,负责垃圾分类的监督以及知识的普及。
中午教室吃饭的时候会看到几位小能手带着口罩给学生盛饭盛汤,那是班级的饭菜分配员,每天都给学生服务,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劳动。吃完饭的光盘行动,每个班都有光盘记录员,记录好当天光盘的学生。走到校园每一处都干净整洁,那是因为每个地方都有班级责任地,负责保持场地的卫生。每个花园都有一块牌子,牌子上都写着班级,那是他们负责的田地,要进行除草扥活动。校园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学生劳动的影子,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
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个学科的内容都与劳动知识进行整合,不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系统性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行动力。比如在数学中理解劳动教育的逻辑关系,在语文中感受劳动的品质,在道德与法治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综合实践地活动中劳动的意义,在日常管理中学会劳动的责任。
三、以走进上山系列课程为载体,提升学生兴趣行动力
(一)上山德育课程
致力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的习惯养成中形成“上文化”价值观培育体系,从而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努力做好常态、做成常规,做到常新,推行每月一主题强化,每周一习惯培养,月月深化,周周推进。
(二)上山稻文化课程
与当地村民联系安排好一年两季的田间劳作,从早稻到晚稻,从整土育苗到收割碾米整个过程都安排学生全程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稻作文化,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光荣,学会珍惜粮食等等。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美丽”“劳动果实最珍贵”这样的认识持续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会劳动的技能、种植的知识,还感受艰辛、感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
四、以春泥计划活动为契机,拓展学生实践行动力
春泥计划活动是以农村行政村(含撤村建居的社区)为单位,依托现有各类场所,集聚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以上市村2020年开展的活动为例:
春泥计划活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假日的生活,又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劳动。如周末教育顾问会组织学生去村里的老年人协会,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讲讲故事,宣传一些诈骗知识,给他们送温暖等等,通过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劳动教育能让学生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感悟精神,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想到即做到,有想法就要有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在激发兴趣、挖掘潜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行动成就梦想的意识,为学生奠定在未来生活中迎接挑战、解决困难的基础。让劳动教育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卓晴君.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03).
[2]倪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革及其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8(12).
[3]王维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概述[J].中小学德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