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筱薇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8
摘要:诗歌是古老悠久应用最广泛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底蕴深厚地位不可动摇。诗歌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关键词:中职教学;诗歌教学;边缘化
一、引言
本文将立足于现今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从学生与教师本身出发来探究诗歌教学中游离于课堂中心的学生的转化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以及学生本人最大限度的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是边缘人身份转化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策略。
二、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边缘人的成因
(一)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然
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对其在教学上的参与度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个体如果丧失信心就会产生低效能感,认为自己不管多努力都学不好,因而常常放弃自己的努力。课堂上传统的诗歌教学无创新,学生感到平淡无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二)学生诗歌基础薄弱
以往诗歌教学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往往忽视审美鉴赏,为提高学生分数而教学,没有给学生发展诗歌鉴赏能力的良好空间,学生对诗歌了解少、鉴赏力差对诗歌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正确,忽视三基,很多学生好高骛远,在没有掌握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就妄图学好诗歌的捷径,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基础非常薄弱。
(三)社会重视程度不深
我国的应试教育当今仍影响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依然受制约,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使得老师,家长与学生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内在的发展,铺天盖地的作业,以及各种补习班,让孩子无暇去真正用心欣赏诗歌的美,对诗歌的影响仅仅在于它给自己考试拿高分会带来阻碍,提不起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边缘人的转化
(一)转化的必要性
老师们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兴趣,用寓教于乐多种形式应用到教学中去。《琵琶行》课程,意在了解白居易与唐朝“新乐府运动”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特色,学习本诗通过特殊景物来渲染气氛烘托突出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品味生动比喻、细节描写的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转化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结合诗歌意境简单叙说对人物形象的体会,能简析景物描写对诗人情感主旨的表达作用。欣赏品味诗歌中对音乐描写的精妙之处,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会作者与琵琶女特殊的感情与身世遭遇,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中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中职学生阶段学生,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个体心理的发展会出现主要几个基本特点。中职学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表现为:思维敏锐,但片面,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四、转化的策略
(一)学生自身的努力
1.积极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例如学生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能够让个体在面临困难的时候积极面对,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困难,能够促使个体不断尝试新行为,并在行为中积极表现,能够让在完成任务时保持积极进取的情绪。
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性,以及诗歌的想象性使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而理解诗歌是对诗歌进行鉴赏的基本前提,所以,学生自身在遇到困难情境以及面临失败经验时不能过分苛责自己,从而造成低效能感,产生畏难心理,而应该做到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成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2.掌握诗歌鉴赏三基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基本方法的掌握是学好诗歌的重要前提,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初中阶段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在诗歌鉴赏上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重新掌握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基本方法。以便在诗歌教学课堂中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步调。琵琶行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
3.培养诗歌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逐渐对丰富多彩世界有了更多的感受,关注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能结合自己的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自己的发展。学生应看到诗歌教学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培养自己的诗歌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积极引导
1.教师要贴近学生、要洞察学生、了解学生
首先虑到部分同学在诗歌教学这一版块基础较薄弱,而诗歌语言本身高凝练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也不那么容易,所以选取内容较好理解,学生经过思考能大概对内容有总体的大致把握的诗歌,对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打击其畏难心理有极大的帮助。其次诗歌教学进行伊使在充分考虑到内容难易程度的同时应该在内容是否是中职学生群体所感兴趣的话题上下足功夫,第一印象在人的心理总能起到全局作用,你在别人眼中的第一印象容易在他人心理留下较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新颖并且难易程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总是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这种能让学生学起来有新鲜感又有成就感的教学内容必定是给学生留下了好的深刻印象,从而使学生对诗歌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兴趣即是最好的老师。琵琶行课堂从琵琶曲《高山流水》导入,营造与文本一致的情境氛围,帮助学生进入文本;以解决文言基础知识为前提,疏通文意,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以“月”为切入点和线索,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和全面分析诗歌,从而理清思路和理解情感;最后以学生的再次诵读和感悟作结,真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
2.组织好教学形式
中职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的文学文本体式是小说,在课后很大一部分学生群体都很乐意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小说,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忍不住的想往下看,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在讲解诗歌内容或者作者生平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的故事化,在介绍人物时,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作者生平串联起来,在讲解基本内容的时候,对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或者比较难理解的意项讲解后,以故事性的情节把内容展现给学生,通过这种喜欢方式,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心理
教师主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有:认知特征,即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人格特征,即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行为特征,即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有心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古诗词文本细读与实践策略70篇[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李卫, 2011
[2]在诗歌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D]. 李鹤.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左培培.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77):32.
[4]周媛媛.教师教学策略与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78.
[5]邵薇. 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