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婷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363122
摘要:食育作为一门能够为幼儿提供较为全面的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途径,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更为健康、人格更为完善的小朋友提供十分强大的助力。本文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课题的探究意义。
关键词:食育课程;幼儿;健康饮食;培养策略;
引言"食育"一词,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著名的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石冢左玄说:"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所谓"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像力和人格培养上。在实践中,这种颇为有趣的"食育",很易被儿童所接受,故在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中得以迅速推广。零至七岁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因此,对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食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食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食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幼儿进行饮食的教育,包括食品常见的相关知识、饮食习惯以及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在进行这些相关知识的教育中,同时伴随着对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食育的重点在于对幼儿进行未来人生观的培养,使幼儿能够在对事物的众多理解中,对人生建立起最初的理解。
二、食育教育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形形色色的食材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的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在无形中发生了极大变化。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不难发现,在食材方面,大众更偏向于购买禽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谷类食物的购买量日渐下滑,整体膳食结构呈西化趋势。这也就意味着,传统低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碳水的膳食结构正在向高热量、高脂肪的方向变化,这为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与此同时,幼儿群体挑食、偏食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促使幼儿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频频发生。也就是说,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孩子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想要突破这一困境,除优化社会总的膳食结构以外,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开展食育课程、使孩子对饮食形成正确的认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食育课程在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中的具体途径
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儿童阶段在生理上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所以幼儿在这一阶段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性,就在幼儿园这一阶段如何对幼儿通过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设置相关食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课程规划。
(一)为幼儿创设更加有效的食育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真正处于对社会和外在世界进行积极的探索的阶段,而游戏作为幼儿对外界进行探索和模仿的重要途径,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食育思想内核的熏陶。在游戏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为幼儿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更能够将食育的内核完全进行反映的游戏,使幼儿能够在快乐的游戏中对食育进行掌握,并不断提高自我对食育的理解和兴趣。对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游戏的设置中融入一些与应该健康饮食相关的内容,向幼儿普及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
(二)有爱教育,提高专业素养,确保食育课程开展
幼儿期是形成良好品质和情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所谓“责任”是教书育人的躯体,“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幼儿付出尽职尽责的爱,不断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此确保食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设置幼儿食育课程时要以此为准则,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信念,做到“多样化”以及“均衡搭配”,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一,幼儿园邀请育儿或者营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第二,幼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资料的学习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营养相关的知识。第三,定期开展食育课程交流分享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共寻对策。如果说“食”是幼儿的生存之本,那幼儿教师所付出的关爱、所拥有的专业素养就能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为小朋友建立完整的课堂参与感以收获更多知识
食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为幼儿阶段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助力,但幼儿教育阶段真正的目标在于激发幼儿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的最初了解。所以在食育教学阶段,幼儿教师同时应该致力于为幼儿建立更为完整和全面的教学,使幼儿能够通过食育教学得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学习《快乐腊八节》和《腊八节的来历》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腊八粥的常见做法,幼儿也可以通过一些模拟道具模拟出腊八粥,让幼儿理解在腊八节做腊八粥的人们对生活寄予的美好祈愿,了解其中相关的风俗民情,幼儿从食育教学中获得不仅是饮食,还包括了与饮食相关的文化。
(四)构建和谐环境,实现行为暗示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环境对他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这里,我们所谈及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又包括人文、家庭环境。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形成一个暗示、浸润的成长空间,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外界的互动调动多种感官去学习,幼儿更容易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五)多元设计课程,积极鼓励实践
真正的食育不仅是对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包括对农业知识、营养知识的传递。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充教育空间,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可以设计《蔬菜水果变变变》《瓜和花》等课程,围绕着栽种、烹饪这部分知识,为提高幼儿对“食”的认识,使其获得良好的分辨食材的能力。
总结语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是一个基本点。有些专家认为,从儿童会说话和简单交流起,就要有意识地灌输所有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在连续强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识偏食的危害,并自觉做到膳食平衡。可以通过故事教育孩子或者家长平时的行为影响孩子。最终使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由于对幼儿进行教育需要满足幼儿对社会以及社会对幼儿的要求,我们从食育教学出发,探究了食育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期望能够为食育的现实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彩玲.利用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05):174-175+178.
[2]郑彩玲.推行园本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J].天津教育,2021(04):179-180.
[3]周勤怡,石自彬,韩雨辰.中国食育发展进程及机制构建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9(01):10-14.
[4]杨燕.利用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策略[J].好家长,2020(25):36.
[5]庄思微,蔡棉娟.推行园本食育课程培养幼儿健康饮食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