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赵国辉
[导读] 学生开始接受系统教育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和色彩的启蒙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
        赵国辉
        山东省滨州高新区福生小学  山东省滨州  256623
        摘要:学生开始接受系统教育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和色彩的启蒙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样一个提高学生色彩相关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的关键时期,正确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是尤为重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对美学的认识分析学生的特点,开展提高学生色彩感的课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当前的小学美术教材和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讲解材料,以让学生感受色彩之美作为教学目标,营造艺术氛围,陶冶学生情操,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吸收知识,提高色彩感。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色彩感;培养策略
引言
        色彩的应用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应积极利用教师对于色彩丰富的讲解,发挥自身对于色彩独特的认知与理解,在小学阶段充实自身对于色彩的认知力,以及提高对色彩的应用能力。
一、培养学生色彩感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的知识讲授中,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色彩是美术知识的一部分。创作者运用不同的色彩,能够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教师培养学生的色彩感,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时,教师可以从欣赏、感受和评价三方面着手,注重加深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并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要给予学生想象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为学生以后学习美术知识做好铺垫。
二、当前小学美术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缺少积极性
        许多学生都十分看重主科成绩的提升,对美术不感兴趣或者害怕影响主科成绩而不敢接触,无法充分意识到美术的内涵和作用,认为美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在这种错误认知的驱动下和实际学习情况的压迫下,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很难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色彩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仅在课本的文字和图片的引导下,很难了解色彩的实质与彩艺术的内涵,更难以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何况学生对学习美术并不积极,没有足够的兴趣作为基础。这样,学生就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这也导致美术教育停滞不前,无法进一步发展。
        (二)家长未意识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语数英成绩好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于是时时刻刻都紧抓孩子的主科成绩,总是与别人家孩子的成绩相对比,补习班一个接一个地报,却没有问过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即便听孩子说起,也只是强调语数英成绩的重要性,从未给孩子学习艺术的机会。家长不应该只看眼前的学习状况,应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实,美术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打开孩子的眼界,让孩子真正看到什么是美,丰富课余生活,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更可以为孩子的升学考试添瓦加砖,因为美术在中高考中是加分项,而且让孩子有了另一种选择。
三、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
        (一)通过美术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持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美术知识的讲授中,要充分秉承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色彩感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优秀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通过美术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色彩培养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利用橡皮泥制作小动物,并问学生小动物身上的颜色,让学生在观察后进行回答,分辨颜色。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还能为学生接下来的色彩学习做好铺垫。


        (二)通过美术鉴赏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色彩评价属于作品鉴赏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色彩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从而表达出自己对色彩搭配的想法,这样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素养了。学生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时,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感受到色彩的变化,并感受创作者传达的情感。教师在美术中也应该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色彩搭配的理解,并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
        随着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所以学校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开始采用趣味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提高比如在讲述“俯瞰山川”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述内容之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比如:你去过哪些山川、你是否到达过山顶、在爬山后你有什么感想等。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要求学生当堂展示自己看到过的景色,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去感受色彩的变化,使学生对色彩的变化有亲身体会,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色彩的变化,在展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兴趣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
        (四)使用多媒体法,挖掘色彩感知潜能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小学美术学科而言,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仅仅抓住小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呈现一场视听盛宴,而且还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美细胞,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增强学生的色彩体验,从而使美术课堂散发出活力,促使学生听课的效率得到保证。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拼图》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幅拼图作品,学生观看之后,直呼拼图太好玩了,然后我又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海豚图案”,让学生思考:“海豚与其背景色彩搭配如何?这样搭配视觉上有什么验”?学生开始细细对比,很快从中发现“画面主体与背景色彩搭配不仅颜色很鲜明,而且具有相互衬托的作用”。我听了赞赏地点了点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得到培养。
        (五)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往往处于缺乏专注力和自信心的阶段,教师可以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绘画题字的任务中,有的学生画得好,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如果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则难以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但是两个人合作,就能够弥补各自的不足,还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不具备的长处。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友好相处,而且促进了他们对色彩产生更深层的认识。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色彩敏感度的黄金时期,它可以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色彩,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色彩,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推动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进步。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增加参与感与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加入地了解美术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姚海燕.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35):68.
[2]周秀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对策[J].中华少年,2019(21):104.
[3]洪晚霞.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家长,2019(03):14-15.
[4]陈常芬.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19(01):255-256.
[5]王海涛.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J].新智慧,2018(36):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