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叶晓文
[导读] 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实际情况为依据
        叶晓文
        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  353100
        【摘要】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现状,其次从利用信息技术布设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布设生活情境、整合教学环节布设体验情境、按照学习情况布设问题情境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思考,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情景教学 有效行动
        1.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现状
        1.1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表现在六个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成长三个层面。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重点思考的话题【1】。情境教学为相对理想化的手段,按照教材的具体内容,给学生布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气氛,融合学科知识以及学生活动,确保知识以及情境之间相互依存,促使学生自主的在情境中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1.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不足。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因为一些因素的制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取得的效果并没有十分理想。其一,道德与法治思想滞后。部分教师在教学思想存在偏差,因为小学主要培养学生识字认字的能力,因此在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上会产生偏差。道德与法治下课程总是形式化开展,即便有些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然而在课堂上总会时不时的出现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从内心深处感知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2】。其二,教学内容单一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诸多教师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态度缺少关注程度,甚至照本宣科,课堂缺少创新性与生动性,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思想价值观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需要教师进一步改善与优化。其三,理论和实践脱离。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理论性表现的比较强,总是将理论教授为主。而在时代的发展中,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没有实效性的更新,教师在实践中也会淡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举办的时间活动趋于表面,不能深入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影响到教学的进展。
        2.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思考
        2.1利用信息技术布设情境。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迅速推广,给教学资源的获取提供便利条件,特别是网络资源众多,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多有利的空间【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布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亲情”相关内容的教授,教师可以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妈妈的吻》,歌曲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通过情感打动学生心灵,以歌曲熏染学生高涨的情绪,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进心灵感受区间,落实道德与法治的情感教育,由此水到渠成便可以体现春风化雨的成效。
        另外,教师也可以提前给学生布设任务,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尤其是具备代表性的照片,之后将这些照片和其他学生分享,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敬爱,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2.2结合教学内容布设生活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美的文章与故事等,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设生活情境。

可以在“集体”相关内容的教授中,教师提前在网络中下载动漫图片,震撼学生的心灵【4】,挖掘生活素材,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对应的问题,确保学生可以在问题中进行有效的思考,针对性的思考集体的力量,树立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与此同时,新课改条件下,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全面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多个角度上教授学生,增加学生生活感知。比如“法律”相关知识的渗透,教师可以引进辩论的形式,赋予学生“法官”的角色,开展情景剧的展示。教师在上课之前组织学生获取和法律相关的案例,之后选择辩论的模式鼓励学生通过法律知识对案例进行阐述,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生活中的实践运用,处理好实际的问题,增强学生法律感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3整合教学环节布设体验情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立足于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发展规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处理,逐步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亲身体验和感受,用心体会。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可以作为学习方式的深化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5】。比如在假期阶段,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布设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情境,确保小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动手实践,以手动和心动的形式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转变。并且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小组学习成员可以集思广益的设计手抄报,带领小组成员查阅学习资料,动手编辑学习稿件,甚至动手书写稿件,由此学生一起研究报纸的题目与排版等,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已有知识,全身心的参与到实践学习中。这样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与研究,完成对应的任务,将自身的潜能开发到最大化,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2.4按照学习情况布设问题情境。小学生受到知识以及认知能力的局限,对某些事物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指导职能,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辅助者,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点燃学生内在的思维,彼此之间碰撞出活跃的火花。思维活动往往来源于内容,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布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启迪学生,点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热情,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善于给学生布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吸收知识,树立学生积极的思想,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不断彰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莉伊.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 中小学德育, 2017(1):18-20.
        王[2]玲.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研读与教学思考[J].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9).
        [3]李勇. 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旋律[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 0.
        [4]朱文余. 关注核心素养 打造魅力课堂——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25).
        [5]陈鸳鸯.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 2018, No.098(14):27-28.
        本文是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019年度专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教法创新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GZS191034)阶段性成果
        简介:叶晓文  性别:男,福建建瓯人,1972年7月,本科, 职称: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