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洋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具体分析教学现状,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深入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对于教材内容产生深刻记忆,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指导任务。整体优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效果,使更多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思考,他们的认知水平随之提升,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会有出色表现。本文特意总结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引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无法改善弊端现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更难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变得阻力重重。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后,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多种指导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变得精彩纷呈,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指日可待。笔者就此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小学生不断进步提供一些参考。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很多学校虽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却没有做好校园法治建设,教师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总以灌输指导的方式,要求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思考问题、学习感悟,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很少,对于道德法治的认识过于浅显[1]。第二,《道德与法治》课时安排较少,教学时间有限,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小学生学习知识没有目标,更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受到各种伤害,难以形成健全人格。第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太过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潜能的深入挖掘,基础教学的过程枯燥乏味,致使学生们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他们很不愿意学习,学科成绩进步空间有限,能力水平的提升及主体优势的提升不尽人意,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今后的学习生活必将受到干扰影响。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阻力越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价值就越难显现。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2.1加强法治建设,获得多方支持
首先,应该推进“法治进校园”建设,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案,让学生家长参与到法治教育、课程实践等环节中,共同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2]。其次,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小学学校的监督管理,而学校则要加强对教师备课、教学指导、教学实践的监督管理。把握时机,深化改革,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观念后,不妨给予小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并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或是实践感悟,从而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作用,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2.2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能力
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入社会力量指导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让他们分析真实案例,懂得法律知识有效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定期开展普法教育的宣传活动,进行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其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确指引学生们走上个性化发展之路,避免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以此为基础,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读法,学法,懂法,顺利地实现健康成长,立志成为对社会建设有贡献的人。
2.3健全评价机制,助力学生发展
为高效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师的“优缺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之间相互评价,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可以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方便小学生更多地学习理论知识[3]。教师们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鼓励学生们小组合作、游戏探究,通过评价他们的课堂表现,启发他们自主反思,使得所有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后,尝试突破自我、挑战未知,个性化发展之路走得一帆风顺,做好社会实践的充足准备。
结束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应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细化教学流程,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小组互动、评价反思等尤为重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力量应该加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共同为小学生法治观念的建立,认知水平的提升,内在潜能的挖掘提供保障性条件,他们的学习动力十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后,才能够成为不可多得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后,有机会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高梓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35)100-101.
[2]杨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20(08)44-45.
[3]李文迪.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