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防控中党建引领街镇治理的网格化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李华
[导读] 如何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李华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党校
        摘要:如何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网格化机制构建的背景和条件切入,通过对党建引领街镇治理的网格化的机制的特点及作用分析,以滨海新区为例对此进行论证,并对未来疫情防控中如何在党建引领下发挥好街镇治理的网格化机制的效能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疫情防控  党建引领  街镇治理  网格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的一条红线。特别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突出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有,铸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
        一、党建引领街镇治理的网格化机制构建的背景和基础
        网格化机制是在加强基层党建,实现整合式治理,构筑社区韧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和运用的,进而在社区基层这一基础性的实践场域实现了治理空间的拓展、治理工具的整合,做到了尽可能地动员和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类似新冠肺炎等公共危机管理之中,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来提升治理绩效。
        (一)党的强大领导力和资源整合统筹能力,是构建网格化机制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并明确了“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破解社区原有网格治理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构建网格化机制的演进导向和现实需求。目前,社区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普遍存在着社区成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渠道不畅、参与主体结构不合理、原有的网格管理未与社区居民发生有效联结等情况。
        (三)多年来的夯实基层党建的实践努力为构建网格化机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以智慧党建为抓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各方面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阵地建设上,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和活动空间条件成熟;二是领导核心上,各社区全面推行了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的一肩挑,具备发挥“一核多元”体系中的主导性条件;三是经费保障上,普遍设立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社会公益事业专项补助经费,开展活动、解决民生问题有经费支持;四是科技支撑上,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广泛应用,大数据的搜集、存储、分析和运用有利于精准化、高效化开展活动;五是组织推动上,持续多年的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推动能力。因此,通过把社区党建纳入基层治理框架,并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基层权力运作——社区自治运行——社区服务供给——社区居民参与的“四位一体”架构,真正发挥好平台作用,做到广泛动员和参与。
        二、网格化机制的特点和优势
        网格化机制是新技术背景下的汇聚群众需求,整合多方面资源,对接供需两端来解决社区群众现实需求的“小事”“难事”“烦心事”的一种崭新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和应用平台。在具体设计和运用上,网格化机制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线上分为“公益e+”“工作e+”,包括社区工作管理平台(反映社区居委会同志肩负的人口统计、社会保障、党的建设等日常工作,偏向于工作量的考核);开展公益性活动(如目前疫情防控阶段的执勤站岗、商铺巡查、政策宣讲等以及一些发动各方面参与的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文化活动等,偏向于工作质量的考核)等,主要是通过发单、接单、评单等形成闭环系统,并根据完成情况获得相应积分奖励。
        网格化机制有利于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把党的建设直插基层,党组织覆盖到基层、覆盖到网格,党员扎根格内,进而提升多元主体如辖区单位、商铺、公益性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参与能力和全面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联动融合、力量整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网格化机制在抗疫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一是实现社区治理的“网格化聚集”。通过把下沉干部、基层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混成编入“党建红网格”,拓展防疫、服务、关爱、商贸、惠企助企等各类“党建红网格”2564个,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和力量向网格聚集,促进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多元融合。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天津滨海新区在743个网格基础上,累计完成防疫卡口执勤、宣传引导、居家隔离、复工复产服务等事项11.9万余件,筑起党组织引领群防群控坚固防线。
        二是实现服务供给“精细化”。坚持以群众需求和美好愿景为导向,围绕普通人群常需、特殊人群特需、弱势人群急需,整合基层资源,强化数据共享,精准靶向定制特色功能“服务包”,为基层群众提供线上线下菜单式、精细化、标准化服务。
        三是实现了共建共治的全员广泛参与。把红色物业、红色校园、红色商圈等引入党建红网格,建立功能型网格党支部,实现在职党员和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等多方工作力量的“无缝隙”融合,打造“集团军”型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网格化与“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融合,推进“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全区通办”,按照处置清单分类甄别、确定事权、派单交办、限期解决。
        四是推进了智能应用“全覆盖”。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将“党建红网格”与便民网格综合服务平台、掌上行APP等融会贯通,对每个网格实施动态化、精细化和全方位管理,实现城市事件只进一门、只上一网、指尖通办。抗疫过程中,研发上线的网格化“外来往(返)津人员排查系统”“疫情防控分布图”、入境人员管理系统,利用连接社会各方的终端实时汇聚数据,实现对外来人员增减趋势、企业复工复产、境外返津人员出行信息等各类数据“一网兜清”。
        四、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完善网格化机制
        从新冠疫情应对的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已很难扮演全能角色,需要倡导多元主体的交互式合作联动,形成多节点的治理格局。党建统领下的网格化机制建设,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可以精准化地满足多样化需求。但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仍是协同治理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其参与意愿、协作配合、专业化等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对于多元主体,如何尽可能地动员和激励参与到新冠肺炎等疫情的公共危机应对,进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和提升治理绩效,是一个持续深入下功夫的领域。如政府部门、企业、其他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等发挥协同作用,提升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心理疏导、弱势群体关怀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以组织动员为基础,既要发挥正式组织的统一协调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又要激活非正式组织的柔性网络特征,特别是对于特大城市而言,社区需要负责完成对所有居民的拉网式排查、疫情上报、生活物资供给等等,仅仅依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广泛动员来招募大量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