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秀玲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于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求正在朝贴近生活更加实用的方向靠拢。在这个教学趋势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更加灵活多变,应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且优质的作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据此本文重点介绍以经典课文为范例,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提升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经典课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地位较为被动,且由于课堂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不能对语文课堂产生相应的兴趣,继而对整个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一定的兴趣。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受到限制,更是不能有效发挥其自主学习性。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在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更多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笔者从事一线语文教育多年,觉得借助经典课文的学习带领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借助课文积累素材
在初中生的作文里,存在较为空洞的叙事逻辑,其根源是学生在写作中没有相应的素材积累,不能很好地完成相关写作[1]。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对相应的学科素养并没有过多的注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将学生放在较为被动的地位上,以教方法技巧促进初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这也恰恰忽视了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即素材的积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怎么可能有好的作文呢?那么如何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关键应在阅读方面的引导上加大力度。学生的生活圈比较狭窄,人生经历也相对简单,所以应更多地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作文素材的积累量,以便更好的应用到相应的作文内容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经典课文时有意识地将文本素材与学生生活勾连,使其在阅读中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并且将相关的素材进行积累,从而使其成为自己的素材,长此以往,形成自己的素材库。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八年级上册中《藤野先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对藤野先生人物的分析中,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相应的摘录,比如专门准备一个摘抄的本子,按照人物写作专题进行整理。至于课文中学到的写景的如《春》《济南的冬天》,写事的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散步》,都可以指导学生分门别类的进行摘抄记录。以课文学习为源头,学生积累教材中经典篇目的范例,有了好的指引,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例,老师再布置相应的作文强化练习,那作文素材就如源头活水来了。
二、借助课文创设情境
所有的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而在这种创作背景中,其文章的形成是作者的真情流露。
教师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可以将其具体的教学思路进行相应的呈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展示能够触动心灵的内容,并且为了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内容[2],创设出情境进行教学触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写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于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重点为学生讲解《背影》中“父亲”过栏杆的几个经典动作描写,让学生仔细品读这几个动作,使其更好的想象文中父亲的艰难且坚定的身影。在深切感受到文中父爱的时候,转而问问学生他们的父亲是如何表达父爱的,让他们回忆自己父亲的同样充满爱意的动作行为,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在此情境中引发学生共鸣,再让学生模仿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人物作文,及时地加以练习。加强相应的练习,既让学生对相应的动作描写有更多的领悟,又能够在写作将其加以利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叙事手法。
三、带领学生欣赏插图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中,有丰富的课文配图,这些配图本身就为学生更好的感受课文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在课文与配图的结合下,这些配图有了自己的灵魂,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供了较为直观的视觉引导[3]。而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对这些插图展开仔细的分析,并能够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展开欣赏,在学生对课文形成一定的理解和领悟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如根据插图,写一篇观后感,一方面是加强学生的写作锻炼,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根据插图编写作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写作路径,为丰富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白杨礼赞》一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梅兰竹菊的相关配图,再播放白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造物主赋予大自然的美丽,并且为梅兰竹菊所代表和象征的品格加以讲解,丰富学生常识积累,接着再具体的讲述白杨在本文中被作者赋予的精神。在学完本课的内容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白杨的配图以及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由白杨树的形到白杨树的精神,再到自己的所思,这样的写作过程何愁没有好的写作思路?即使很多学生未必见过白杨树,但相信在他们的心中都已有一棵属于自己的白杨。这种用课本图片激发学生创作欲的写作引导方式中,学生没有创作压力,可以在一个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创作,避免了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进行相应的创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有更加灵活的带领,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创作兴趣,促进其创作进入最佳状态,提高其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文颖.立足课本提升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6:21-23.
[2]叶玲,杨丽.基于课文范例提升初中生作文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9,13:23-26.
[3]陈妙维.借助课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