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师生关系冲突与协调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陈铮铮
[导读] 师生关系是我们广为讨论的话题,也正因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发生的,因而也是最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和处理的。
        陈铮铮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师生关系是我们广为讨论的话题,也正因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发生的,因而也是最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和处理的。无疑,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育过程顺利的进行,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关系的发展与处理却也是让我们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将讨论和分析职校师生关系的失调、冲突的因素,寻找改善的措施与途径,探索管理的方法,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工作的开展。
        在师生关系的建设过程中,不和谐的现象的发生将引发师生关系的冲突与僵化,阻碍师生情感交流,破坏教学情境,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职校工作中,时常会发生学生不守课堂纪律,无心于学,教师制止反而与教师顶撞、争吵,不服教管,课后师生相遇互不理睬,或是学生看见老师远远就避开了,师生的关系出现矛盾、冲突、僵化,以至恶性循环,将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心存戒心或教师对学生产生厌恶和反感,造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教师也有的只顾教的一头,而不愿管学的一头,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这种非正常现象的发生与发展,绝不是可轻视的。深入分析以上现象的发生的深层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思想意识与教育方法问题,过于师道尊严,轻视了学生的感受。
        职校的学生相比于普高生,基础薄弱,很多同学缺乏强烈的学习需求,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多数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反映在课堂学习上,就是难以专心致志地听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为老师,理当加以约束,但有些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批评教育时,措施不当,不仅未能达到效果,反而造成学生情感上的挫伤,引起学生反抗,而教师此时骑虎难下,为维护师道尊严,更严加叱吓,希望压服学生,师生矛盾因而激化。
二.学生不良行为严重,是非模糊,缺乏应有的礼仪。
        在职校中,很多男生有不良的行为,比如抽烟、赌博等,这类学生往往也是道德无知,是非模糊的一个群体,把顶撞教师当成勇敢的表现,认为能把教师惹生气是自己有本事,往往也是这类同学,除对班主任较敬畏外,对其他任课教师就不那么尊重,更别提接受非任课教师对他们的教育了,作为学生缺乏应有的礼仪。
        三.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和观念与教师教育教学中权力主义的对立。
        现在的学生因为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渠道化,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少了,有些知识他们早已经有过接触了,有些方面也许比教师了解的更多,而教师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的了解,认为他们的基础差,仍将他们当一无所知来教,片面维护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力,这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轻视。的确,现在的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步。同时我们注意到,虽然学生他们的独立、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来得很强烈,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成熟,仍需借用外在强迫的力量使其接受既定的社会思想、社会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于是在这两者之间必然也会产生矛盾。


        应该看到,师生关系的紧张、冲突将会引起两者之间的对立,学生则会更消极地学习,教育效果自然不能如愿。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方面,应当为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承担更多的责任,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起主导建设的,作为教师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时,应当积极想办法改善协调。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是,解决问题,协调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教学作风,调整心态,进行角色转换。
        我认为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活动,服务的对象是求知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特殊的服务者——教师,应当提高教育服务意识。提供精品于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要爱护学生,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利益。作为教师要改正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教师应以对等的身份去接触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合作者,这样可以减去教师我教你学,你不学于我无损的消极观念;学生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与理解,自信心就会增强,会更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师生互谅互解,势必能营造出和谐的关系,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
        二.多接触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针对性应用教育教学方法,多讲究技巧性。
        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加强感情投资,职高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情绪体验强烈,而且情感内容比初中时丰富、深刻,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增强,他们珍视友谊的发展。对学生来说,凡与他们关系好,感情深的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他们也会认为是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能愉快地接受;如果关系疏远,淡漠,反应则是不理解、不相信,行动消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应当有意识的多与他们一起活动,谈学习、谈生活、谈家事,以亲切感、温暖感去除他们对我们的隔阂感,造成相互融洽的情感状态;在教育上,我们要了解学生群体的特征,也要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把握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在对他们的教育上要有耐心,多讲究方法与技巧性,最好寓道理于常理之中,不可操之过急,多勉励少斥责,奖惩注意分寸,不可吝惜褒奖,也不能滥用褒奖。当然应该避免使用激烈的措辞,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素质修养教育,“内塑气质,外造形象”。
        对于职高生而言,此段学习时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的素质修养教育,“内塑气质,外造形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借助倡导良好班风、校风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进行意志品格训练,培养他们具有诚实、谦逊、进取等良好的品质。在帮助学生本身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师生关系自然也会由疏远、淡漠趋向融洽,矛盾也会缓解,师生关系将可得到协调,趋向和谐。
        总之,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切不可简单草率,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主导责任,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讲究针对性,从爱护学生的角度考虑,冷静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要从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效果来思考问题的解决,审慎处理,协调好师生关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