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艳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417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发展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因此,在当今社会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发扬历史精神的需要,也是对现代发展的敦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遗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愈显重要,尤其是针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导。为此,我们从非遗传承角度,论述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非遗传承;高职;工匠精神;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历史珍藏性和文化艺术性,对于不同时期的中华儿女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现今时代,我们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在前人的足迹中探寻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这种精神作为敦促自己前进的不懈动力[1]。高职学生作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自身的价值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的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客观问题
高职教育不同于常规的高校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性较为明确。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在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因其特殊性而而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匮乏。在高职教育中,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有些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上,无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受教育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2]。基础设施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所在,只有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才能够让高职学生获得发展。第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众所周知,在高职教育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获取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但是专业实践技能的发展却需要在客观的现实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但是,许多学校既无法保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又无法与校外各大企业形成合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这也使得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有所欠缺。第三,人文教育缺乏。在高职教育中,虽然知识和技能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对人的思想培养也十分重要,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毅力。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注意[3]。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高职教育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采用非物质的形态所遗留下的文化、艺术作品,其主要包括绘画、音乐、戏曲表演等多个方面。这些艺术成果让人们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传统匠人身上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不同的工作领域要想做出骄人的成绩,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成功的根源应该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对于职业本身的热爱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这些精神都是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我们可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和传承,学习这些精神品质,并用这些精神品质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由于其学业负担不大,他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技能的学习上,所以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的心理,不将学习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无论是在高职学校还是在其他类别的学校,学生的第一职责都是认真学习,掌握技能[4]。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引导,同时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坚强拼搏的品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把学习当做是步入社会的敲门砖,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在高职学校应该重视对于非遗文化的介绍和发展,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价值。通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实现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承,对于激活高职学生学习活力,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整合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言传身教
无论是高职学校还是其他高校,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的。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应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和课堂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其担负了培养学生的重要职责,无论是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还是在技能的发展上,都应该以学生为先,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改进自身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端正自身的态度,以自身行为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5]。所谓“学高为师身,身正为范”,教师就应该以模范的方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约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在为学生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身体力行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脑力的参与,也需要体力的执行,所以身体力行必然是高职学生获得技能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纸上谈兵,应该让学生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基础上,借助相应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工艺的美,体会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历史精神和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将自己的奋斗精神倾注在自己的工作上,这样就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人的价值一旦被开掘,就能够积极的鼓励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言行起到良好的牵引作用。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自身的提升。
(三)坚定信念
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发展的精神之钙。所以坚定理想和信念,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振奋精神,勇敢应对。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有理想、有品质的优秀青年,这些青年势必都要具备坚定的信念,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积极的态度,并用自己的行为践行这些信念,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获得成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秉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6]。
结语: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现代人身上所缺乏的毅力。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倡导工匠精神,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品质,以此来确保高职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能够秉承这一优秀传统,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更是我辈学习之典范。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非遗传承在促进高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在古人的伟大精神里,不断进步。
该论文为课题《湖南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高校的发现与利用》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玉,李婷婷.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大观,2020(10):157-158.
[2]李云,汤婧,庞君,等. 非遗传承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21):130-132.
[3]张红霞.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新校园(上旬刊),2017(7):94-95.
[4]杜怡君,许雁翎. 将"非遗"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0(3):21-23.
[5]林春蓉.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传承地方非遗服务水平调研报告——以黎明职业大学传承浔埔女服饰制作技艺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8,39(5):63-66.
[6]高盛荣. 高职院手工艺社团传承非遗项目的价值研究 ——以辽地院"蓝星社"为例[J]. 大众文艺,2021(3):163-164.
姓名:曹艳,出生年份1986年7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湘,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职务无,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研究,邮编:417000, 现就职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编号:19c34
该论文为课题《湖南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高校的发现与利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