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佳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 要:日本歌舞伎与中国民族舞都拥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亦为歌、舞、念词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中国原生态民间舞多配合念白和唱词)。歌舞伎作为起源于日本的“大念佛”,同中国多民族的舞蹈一样被认为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比较两者的社会背景、历史沿革、发展路径等方面,试思考中国民族舞创作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歌舞伎 民族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背景
歌舞伎,最初使用“歌舞妓”三字,但到明治时期将“妓”改为“伎”。“歌舞伎”名称的来源于“倾く”的古语形态“かぶく”的名词化的连体形“かぶき”。这就是“歌舞伎”名称的来源。[ 刘琨莹:《浅谈日本歌舞伎发展历程》,学理论,2015年2月20日。]被称为歌舞伎始祖的是活跃于17c初一位叫做阿国的少女,在其表演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模仿建立由艺妓组成的戏班,进行以展示容貌姿色为主的表演。新兴的歌舞伎艺术受到了日本群众的喜爱。随着歌舞伎的发展,女歌舞伎舞蹈由于“伤风败俗”而被禁止,因此出现了以年轻男子为主要演员的“若众歌舞伎”。与先前的女歌舞伎发展路径相似,“若众歌舞伎”引发的男色问题再度引起社会问题。其后,歌舞伎为了生存改变了自诞生以来以展示容貌姿色为主的表演形式,向“剧”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歌舞叙事的主要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舞的诞生历史就更为复杂与多元。中国不同于日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中国民族舞的发展并非单一舞种样式的传承。中国民族舞在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因素影响下发展流传。自远古时代开始,舞蹈为符合人民的情感需要而发生。虽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料的文字记载中,难以窥见民族舞的发展全貌。但从现状留存来看,中国民族舞伴随着祭祀、宗教、民俗活动的发生一直沿革至今。
二、发展沿革
歌舞伎艺术从一开始就令日本民族耳目一新,并且由于其通俗且贴近庶民生活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所以尽管日本官方禁止了女歌舞伎艺术继而禁止若众歌舞伎,但歌舞伎屡禁屡改,一直未曾断绝。直至明治时期,歌舞伎渐渐成熟,发展进入正轨。明治二十年四月二十六日,歌舞伎的脱胎换骨达到了最高潮。
一直被置于社会最底层、被视作与乞丐无异的歌舞伎演员,获得了在明治天皇及皇室其他成员面前表演歌舞伎的机会……此后歌舞伎演员的地位一跃超出了当时一般的庶民百姓。1965年,发展四百多年的歌舞伎记述正式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
中国民族舞从诞生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大多自由发展,虽然在唐宋时期也曾受到官方政府的重视,并加以改进纳入雅乐系统之中。但总体而言,早期中国政府并未过多的介入民族民间舞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立学科体系的需要,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下设有民族民间舞系,正式将民族舞从田间搬入课堂之中进行规范化的教学与传承。20世纪80年代,元素教学法引入课堂,使得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但是出现了学院教学与民间传承之间的分歧。
三、问题与思考
由于发展路径的不同,导致了舞蹈现状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状与问题。日本歌舞伎的问题在于观众的缺失。其由于很好的传承与保护,使得原始样态留存完整。随之而来的是时代的变迁导致的观众口味巨变,为适应当代人的欣赏水平,日本歌舞伎仍在思考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中国民族舞的问题在于学院与民间分化严重。到底什么才是中国真正的民族舞?是《一个扭秧歌的人》,还是《沉香》或《雀之灵》,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认定的民族舞种?我们是否能够为了保护民族舞的原生态性而阻止乡村的逐步减少?以及民族舞以何种样态的发展是可以被接受的?
民族舞符号性的文化生成,其本身就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保护。但我们不能够因为已有的民族舞蹈而放弃对于存在于田间的民族舞蹈的保护。我们应当“两条腿走路”,教学传承与发掘保护理应并行不悖。早期日本歌舞伎会以容貌姿色迎合受众喜好,导致过于庸俗的问题,此类问题也出现在我国的民族舞的表现中。日本歌舞伎艺术被认定为“无形文化财”,得到了完善的保护。同样,中国有大量的舞蹈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变迁,民族舞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文化语境。虽然政府已经再保护层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面对传承青黄不接以及发展转型方面却有心无力。日本歌舞伎艺术面临着无人走进剧场的困境,中国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同样也有此困境。笔者认为,造成此困境的原因在于,当代民众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缺乏认同,对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缺乏足够认知,并且,当前的大众消费使得文化同质化严重,受众接受常常处于被西方审美所牵引的状态。这是既是我们需要在全球化的当今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一场机遇。如何在本国宣传民族文化、梳理文化自信?如何将民族文化推向全球,使之成为全球化的收益方。中国民族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萌:《日本歌舞伎的起源和历史》,大舞台,2010年第8期
2、吴艳:《歌舞伎的传承与未来发展》,日本研究论集
3、潘婕:《浅谈歌舞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吉林华侨外国语学报,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熊佳琦(1997.09-),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舞蹈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