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名著导读课激发农村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   作者:潘丽芬
[导读] 阅读能力是贯穿于人们一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能力,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能够应用于学习考试方面当中,对于学生整体文本理解能力、综合学习借鉴能力等都具备着积极性的作用。
        潘丽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古潭乡中心小学532708
        摘要:阅读能力是贯穿于人们一生成长和学习的关键能力,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能够应用于学习考试方面当中,对于学生整体文本理解能力、综合学习借鉴能力等都具备着积极性的作用。同时,名著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精华的浓缩,加强对于名著的高效阅读,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特点,使得学生在宏观的背景之下基于个人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精神内涵的提升,故而提高小学生名著阅读能力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名著导读课;农村小学教育;阅读兴趣培育
        语文教学是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板块,也是其中最为基础的模块之一,语文教学高效落实为农村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牢固深厚的基础。而名著导读课程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名著导读课程中融合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学活动,都能够为正在成长的学生提供无穷的精神宝藏,同时加强阅读能力也是为学生往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基于农村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如何利用名著导读课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浅析农村小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潜在问题
        名著导读教学是适应小学语文高年段学生阅读所提出的针对性教学模块,利用名著的历史沉淀性和故事丰富性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在农村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是受限于农村教学资源的限制,小学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教材资源匮乏,导致学生阅读的知识面较为片面和狭隘,学生无法获取较为多元化的名著导读教材,不利于学生阅读视野的补充与拓展,造成阅读内容的浅显化发展;其次,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课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导读教学手段,将会一定程度削弱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极大程度影响名著导读教学的整体效率和水平。最后,则是教师在学生名著阅读中的引导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存在干预过多或引导偏弱等现象,从而无法切实发挥名著导读课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深度激发作用。
        二、探究农村小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情景导入,构建体验式名著阅读课堂
        情景导入在小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的阅读课堂构建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文本内容当中,并一定程度提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元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对名著内容产生独特的见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情景阅读的课堂构建,利用体验式的课堂深化学生对名著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教师可以分别邀请不同的学生扮演“诸葛亮”、“周瑜”、“曹操”等角色,并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课本中的语言,融合自己对人物角色和历史背景的独特理解,以情感搭载课本剧的演绎,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内容,把握情感思想的主要走向,深化对知识的解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体悟。
        由此可知,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始终存在相应的距离感,因而采用“角色扮演,情景还原”为主的名著导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进入文章内容,置身其中地体会名著的思想内涵,并借助活动实践还原课堂情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问题导向,塑造渐进性名著阅读教学
        教师在名著导学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教师需要积极承担其本身的引导者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和教学干预,让学生能够逐步对名著产生阅读兴趣,并在问题引导的渐进性阅读中增强对名著内容的深度思考和解读,让名著导图真正发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功能。
        比如,在教学《猴王出世》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在阅读环节中的小问题设置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教师可以率先提问:“请概况出名著摘选文段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名著片段能够形成脉络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后教师可以再此提问:“请从名著片段中的事件中分析’孙悟空’角色特征和个性?”,促使学生提炼文章中的内容形成对角色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文章更加深层的解读。
        由此可知,问题的引入和教师的引导都是小学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与适当的教师引导相互融合,既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同时还能够避免学生在阅读中碰壁,增强阅读的实效性。
        3、落实笔记,培育思考性名著阅读能力
        记笔记是阅读中一个较为优秀的阅读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落实好学生读书笔记的实践,能够督促学生在笔记的过程中针对文章内容不断的思考、反复的咀嚼,从而产生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想法。同时读书笔记的落实能够帮助学生记录下文章中的优秀文段和思想,对语文写作也存在益处。
        比如,在教学《景阳冈》这篇著名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笔记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地阅读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武松打虎”的片段时,将描述武松动作的“翻、闪、躲、轮、劈”等动词,与描述老虎动作的“扑、掀、吼、振、按“等动词作相应的对比,感受“人虎相斗”的激烈场面,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在而后的课题中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对名著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由此可知,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部分名著的文段内容和思想蕴含都比较晦涩难解,需要大量的思考和钻研,而科学合理的笔记方式能够促使学生针对所记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在阅读中的思考能力,拓展学生阅读思考的角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名著阅读能力的加强是契合现代教学新课改要求的,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模块,落实小学名著阅读能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层面更上一层楼。相关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阅读方法、阅读内容和思想态度等多方层面给予学生相应的科学指导,引导学在名著阅读的海洋中畅游,借鉴和吸收名著中积极的精神文化内核,同时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强化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进步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敏静.农村小学高年级名著导读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7(02):4-5.
[2]郭志俊.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3):23-24.
[3]谢云岭.以活动激发兴趣 以任务促进阅读——小学高年级课外名著导读实践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9(24):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