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课堂,建构立德树人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马琴
[导读] 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主要渠道,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马琴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
        摘要: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主要渠道,每位教师都应重视课堂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文化知识教学紧密结合,使其将做人和做学问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自身学科素养。本文就如何构建立德树人小学语文课堂展开探究,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在以往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过于看重分数和升学率,功利性过重,反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而随着德育教育的推进,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语文在落实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语言来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大大丰富其精神生活。
        一、发挥语文课堂的道德熏陶作用
        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把握好思想教育的渗透带你,从而正确的开展品德教育。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其中的主要人物在对待他人、热爱国家或是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都令人非常钦佩,这些都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1]。举例来说,在学习《军神》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军神”二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可以想到什么?”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境,引出教学主题“同学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英雄,有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等,他们虽然是普通的战士,但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名军人的故事,他被称为军神。”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思考“沃克医生为什么将刘伯承称为‘军神’呢?”同学们在阅读后,会将文章分为求治、术前、术后三个部分,并通过探析人物特点,寻找到问题答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战争年代有很多像刘伯承一样的英雄,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为国家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身为和平年代的人,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应该发挥其高贵品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作用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和使用,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和效率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多媒体自身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更生动、直观的展示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应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2]。

举例来说,在学习《景阳冈》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应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音频或是评书内容,截取适当的长度作为课件在课堂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认真倾听,说一说音频中主要说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属于古代白话文,其中很多词句都不容易懂,为此学生需要先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扫除字词障碍。然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梳理故事情节,说一说“文章哪一部分最精彩?”、“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武松打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来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从而了解武松的豪放和倔强。在总结阶段,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他人对武松的评价,如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评价武松时,认为其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可谓是评价非常高,也将武松形象更加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三、语文课堂中对比古今,挖掘其中深意
        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有真的就有假的,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知呢?对比教学就是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找出其中的矛盾点,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分析,更好的了解文章现实意义,这样德育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举例来说,在学习《自相矛盾》一课时,说的是一个人卖矛与盾,说自己的盾很坚固,什么矛都刺不破,又说自己卖的矛很锋利,什么盾都可以刺破的故事。在授课前教师就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容,思考文章中的内容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从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古今对比。商人为了卖出自己的矛和盾,夸大说辞,引起围观者的反问,之后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其自身也意识到了前后说话不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课下夸夸而谈,在课堂中却不敢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不也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吗?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要明不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要相互抵触,否则就会像卖矛和盾的商人一样,贻笑大方。
        结束语
        总的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落实素质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有着较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在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教学中对其熏陶感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接受立德树人教育,从而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玉贞.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诵读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59-60.
        [2]谭长浩.“心”的实践  “心”的成果——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策略分析[J].家长,2020(35):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