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高真
[导读] 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人们对于基础教育有了新的认知。
        高真
        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实验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人们对于基础教育有了新的认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思维导图灵活运用至教学中,结合线条、颜色及图形等元素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和理解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引言
        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思维导图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搭建起数学科目的单元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成小学生能够达到良好自我学习习惯的养成。
        1思维导图概述及其特点
        心理学者托尼·博赞在最初提出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把思维导图基于人类大脑的模拟来作为思考工具运用研究,它强调了大脑使用思考的方法来思考,所以大脑是积极的,经常处于创造状态。从中心开始,使用颜色、线条、符号和图像,以简单、基本、自然地方式使其结构系统化、规则思维导图通过以大脑的思考模型为基础,以大脑积极思考并具有创造力的方式进行延伸,思维导图是从中心开始的,通过不同颜色、符号、线条与图像来以最简单自然并基本的方法帮助思维导图的结构可以更加规则系统,通过制定一套简单的信息规则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与理解。思维导图具有大容量信息的独特风格、明确的层次和显著关联性的特征。
        2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当中,思维导图具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导图,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思维导图能够展示出教学课堂上关键的知识图表以及关键词,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运用的数学知识进行剖析,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从本质上来讲,思维导图属于实用价值非常高的思维性工具。随着课程改革思维的不断深入,新时期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目标出现了一些变化,教育教学行业也为教师们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仅关注学生掌握数学教材知识的程度,同时需要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水平进行提升,对数学创造力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为将来数学学习成果的提升奠定思维基础。思维导图属于发散性比较强的思维模式,同时展示出较强的逻辑性,为了能够对思维导图的价值进行发挥,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如下问题: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思维导图的主题形式,在对思维导图主题予以明确时,需要充分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一致性;其次是对问题进行有效拆解,对所学到的数学教材内容知识予以分解,促使学生需更加明了地对数学问题进行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体系当中的关键词进行提炼,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可以结合相关的数学题目提供的内容展示的思路对思维导图当中所存在的关键词进行探寻,对所使用的数学知识内容予以定位。对思维导图进行练习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学生与教师经过长期的配合训练,在平时训练时,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发挥,逐渐提升对数学教材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水平。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3.1分析题干信息,解决问题
        正确的数学思维是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呈现正确的思维思考过程。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顺藤摸瓜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因此,在分析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大家提炼题干信息并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进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解题方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更加精准地提炼分析所给条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相较于语言教学,应用思维导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主动性
        根据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免有固定单一的教学形式这一问题存在,学生学习时间一长就会有厌倦情绪产生,其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将因此受到限制。为了将这一问题解决,教师就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岀来,以现有教学环境为根据重新审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如结合情境对学生思维展开启发;或结合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活跃学生思维;又或结合合作探究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如此一来,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下,能够有效营造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将有关夜空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提岀:“同学们,星星的形状是怎样的呢?它是什么图形呢?”的问题用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理解的图形,围绕图形这一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具体内容包含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同时将图形对应的概念、性质及计算面积的公式方法写在旁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有关多边形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该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展开讨论,同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该方法。教师此时也可适当提示学生:“能否将多边形向我们已知的图形转变呢?”根据教师的指点,学生即可明确学习思路,即“将所有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列岀后,通过数学尺的运用将多边形切割得到规则图形,在完成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后相加便能获取多边形的面积。”最后,教师应当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展开总结、点评,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如何绘制更全面、细致的思维导图。通过此类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有效拆分组合已学知识,同时能引领学生深层次地认知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
        3.3借助生活案例来对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为了助力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具体画法进行掌握,对思维导图自身的逻辑性水平进行提升,可以充分发挥出生活案例的价值,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将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进行融合,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展示出更强的学习兴趣,助力教学效率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在更多的时间内掌握有关于思维导图的列法。在对小学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教师需要借助生活中教学案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述《小数除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为学生们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被分为两个不同的队列,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队学生扮演顾客,一队学生扮演商贩,两队对生活场景当中购买商品的情境进行模拟,在对商品予以购买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小数除法的形式计算商品的价格,在虚拟化的场景当中对学生运用小数除法知识的能力进行提升,促使学生展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结语
        看似简单的思维导图却能发挥强有力的功效,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通过思维导图这类全新教学方式的运用,引领学生深刻认知知识内涵,串联各个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李慧燕.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J].科技资讯,2020(23).
        [2]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08).
        [3]杨小亚.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