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艳
甘泉县第二小学
内容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交流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情感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 情感 交流 实践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起步时期,学生对学习目标还不是很明确,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很有必要。情感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以渗透为主。因此,在渗透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考虑呢,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数学是一门美感性很强的学科。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像艺术家一样,拉开教学情感的序幕,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环境。只要教师能够深钻教材,挖掘美的因素,精心部设具有形式美和内在美的情境,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知识的迁移,加强学生的认识理解,使学生尽快稳定情绪,进入学习角色,起到导学的作用。
在《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教师以创设悬念导入新课,首先依次出示下面三道算式:
12÷6=
1200÷600=
120……0÷60……0=
1000个0 1000个0
学生很快回答出前两题的商是“2”。可当第三道题出现时,学生们没有了自信,互相观望,欲言又止。这时教师微笑着说:“没关系,大家可以大胆地猜猜看。”一个小男孩勇敢的站起来:“我猜可能是2。”“我猜也是2。”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当教师肯定地告诉同学们:“这道题的商的确就是2!”孩子们得意极了。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这么大的数,我们没有经过计算,怎么敢确定它的商是2?在被除数、除数变化的情况下,商为什么不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商不变的规律。”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们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去想象,去思考,达到情动而愤悱的境地。`
二、以情化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要使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感到有兴趣,就应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静态的概念动态化。特别是动手操作,更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推导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教师也准备了有关动画课件。公式推导时,教师就放手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三角形去拼图。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到了“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行”的结论,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接着让学生在兴奋的心境中,观察电脑中的动画演示,证实学生推导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完全正确。每个学生的心理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三、融洽师生关系,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感到愉快,乐于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的了教促学生的乐学。譬如:当学困生上课发言,板演出现错误时,我给予他们不是大声指责,而是亲切适度的鼓励:“你能举手发言,这是积极动脑的表现,很好。”“别急,再想一想,你肯定能做对的。”有些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让他们自己订正,有些不能当堂解决的错题,就课后跟踪补缺。教师的信赖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情感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以疑激疑,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索新知的开始,也是探索求新的能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到惊奇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每个学生都会质疑,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给学生展示有得有疑的机会。
例如:在学生2完成两次分类后,教师引导学生又举了一些不变的例子。这时,教师提出了关键性问题:“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商才不变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学生发现一点说一点,发现一条说一条。在这种交流中,师生互相激励,获取信息,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经过讨论——发言——再讨论——再发言的过程,新知由表及里层层剥开,学生们终于自己弄懂了商不变的规律。与此同时,学生们被数学问题内在的魅力所感染,喜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以情促练,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
看一堂课是否得到真正的优化,应该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有利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情感具有动力、调节、迁移等多种功能,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只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而忽视师生之间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难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首先让学生自由探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最先注意个位的特征,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学生很想知道“真相”,求知欲很高,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反馈效果相当好。接着,教师说:“现在,我们进行比赛,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教师速度明显快。学生急切地说:“老师你一定还有别的方法。”有了这些铺垫,再带领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发现在一个多位数中,无论在哪一位上,只要数字是3、6、9的,可以不去加它,其余各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19536,只要看1+5的和能被3整除,就可以判断原数能被3整除。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判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接着教师再露一手,在一个多位数里,若两个或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几个数字就可以忽略不算。如25518274,2+5+5=12,1+8=9,2+7=9,这几个数字都可以忽略不算。最后剩下一个4。因为4不是3的倍数,所以原数不能被3整除。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交流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情感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作用。正如罗杰斯所说的:“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了什么以及他怎么做。”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开发情感的源头,激发学生的情绪区,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气氛,以达到教师愿教、爱教、会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获取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当代教育》
3、《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