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幼儿科学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钱佳慧
[导读] 幼儿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同时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在动机和动力。
        钱佳慧
        张家港市泗港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同时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在动机和动力。教师应该提倡“从小爱科学,学习科学”,围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因材施教”等理念,开展有价值的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
        当今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教育是幼儿一生科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启蒙教育;通过良好的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好奇心,激发幼儿的科学潜能,积累一定的科学经验,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他是我国提出儿童创造教育理论的先驱,不仅在理论上对学前教育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基于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理念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探究。
        一、及时发掘幼儿的科学潜能,给予科学指导
        良好的科学教育能够发现并挖掘幼儿具有的科学潜能,为科学能力的早期发展创造条件与机会。由于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不可否认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从小就具有科学方面的潜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格外表现出对科学的浓烈兴趣以及探索行为。如一次在观察自然角植物时,辰辰突然指着一盆盆栽说:“老师,你看这里有两根植物,我知道这一根六岁,另外一根八岁了!”我有些好奇便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用手指比的呀,这根植物有我六根手指那么长,一手根指就是一岁。”还有特别喜欢动手实践的幼儿,有时会出现看似“破坏性”的行为:如为了探究手电筒、泡泡机的秘密,就会把这些物品都拆分开来,看看它们是由哪些零件组成,探个究竟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热情尝试、积极探究的表现,虽然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弄脏衣服或是弄乱和弄坏物品,但对于幼儿来说这都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当我们发现幼儿这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或是看似“捣蛋”性的行为时,教师应该鼓励、支持这些执着探索的幼儿,并且在尊重与接纳的前提下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在科学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并进一步发展。但是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探索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幼儿的行为,教师应当在活动中加以科学的指导.
        二、走出教室,走进自然
        大自然蕴含着许多丰富多彩的现象,是幼儿智慧的无尽源泉。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大自然也被认为是一本“活教材”,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上到春夏秋冬等季节现象、霜雨雷电等气候现象、空气与风等理化现象;下到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以及宇宙与星球等等。这些都是在大自然中非常常见,但又为幼儿非常陌生的现象,幼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这个世界,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或者刨根究底地问各种问题。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将大自然与科学教育相互结合、渗透,利用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同时根据幼儿的种种表现,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好奇的现象出发,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1】由此可见,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幼儿自由探索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教师也应该给予幼儿更多自由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在幼儿进行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无论他们的探索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同时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互相交流分享个人想法和经验的机会,这种分享可以是语言或行为上的交流,也可以是共同活动中经验的分享;这使每一名幼儿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拓宽自己的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找新的答案,对事物产生新的理解。
        四、融合生活理念,给幼儿创造的空间
        陶行知批判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即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教师要将生活和教育有机融合,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作为教育的素材。
        1.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容以及材料。科学活动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如科学活动“水和油”中,水是幼儿在生活中有着浓厚兴趣并非常喜欢玩的东西,油也是在家中经常能见到的;以水和油这两个好玩的、幼儿熟悉的对象为切入点,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水油分离的神奇现象。
        2.将科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将集体科学活动的拓展内容延伸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随机教育。如教师可以通过季节的转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认识到季节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3.支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究行为。如幼儿会有很多偶发性的探究行为。在一次的晨间锻炼中,乐乐在滑滑梯的树旁边发现了一只刺毛虫,于是就饶有兴趣地观察起来,周围的小朋友也逐渐被吸引了目光,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刺毛虫有几只脚?”、“它想要爬去哪里呀?”、“这棵书上面有一个洞,这是它的家吗?”等等。对于幼儿这些自发性的探索行为,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以及支持。
五、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科学知识的发展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以园丁为比喻,说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作为教师,对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应该了如指掌;在活动中不能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指导幼儿,需因材施教。如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幼儿表现积极活跃,而另一部分幼儿则有些内向,没有那么快的进入状态,甚至有些游离在外。对于表现积极的幼儿,教师就可以提供充足的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自由探索;对于比较内向、胆小、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教师需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想法与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指导不同年龄段幼儿时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如中班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他们还不能够掌握较抽象的科学概念,只能在科学活动中通过探索和实践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用看得见的现象来解释实验原理,所以中班幼儿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探究特点,给幼儿明确的方向。如在科学活动“纸花开了”中,教师提供了不同材质的纸花,请幼儿去观察哪种材质的花放在水中会最先绽放。在幼儿操作前就可以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请你们同时把不同材质的纸花放入水盆中,看看与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这样幼儿在探究中才能明确的知道要做什么。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多样的,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尽量为幼儿创造自由探索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创设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有效地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教育内容与要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