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雨婷
义乌市青口小学 32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更是要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变式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几种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变式练习的教学策略,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变式训练;教学策略
所谓变式练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其他形式展现事物的形态,从而能够让人们能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变式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数学规律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变式训练的重要意义,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合理的变式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抓住数学概念内在本质
所谓数学概念就是在大脑中所形成的对物质的数量及空间形式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模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基于学生们的日常兴趣爱好,选择学生们喜欢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探讨和研究相应的数学知识。
而所谓的变式训练,就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合理的变式训练,能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立体化、层次化,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相应的数学探究问题,促进自身的数学素养不断上升。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更加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运算发展和数学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着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多了解、多观察,做一个细心的人,在生活中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
二、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变式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有计划地更替,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理清矛盾发生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从而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
在变式机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高度的学习热情下,自然能够以更高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教学效果也会事事半功倍。变式教学能够将学生感到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方法展现出来,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留下足够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智慧,在对相关的数学问题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归纳之后,得到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能够有效地集思广益,在同学们互相配合的情况下展开多种形式的数学探究活动。
三、促进数学整体知识迁移运用变式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积累和练习。学生在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积累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而在之后的学习,就是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举个例子,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周长》之中,学生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之后在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周长公式,理解这一知识的本质内涵,从而让学生建立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四、由点至面辐射教学
变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之后进行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是教师要找好变式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找到相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之后根据这一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的智慧,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之后,教师更是要以此问题为基础进行思维的发散,通过变式练习,找到这一类问题的共同点,并推理出相应的解决步骤,这是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的精神所在,同时也实现了不愤不启之理念,构建了教育教学的新视点,体现了教师的新理念。在变式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学体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变通力,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全面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段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变式训练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成果,合理规划变式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山庆.小学中段数学变式练习策略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97.
[2]杨琳.辩证与统一,实践小学数学变式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53.
[3]许毅君.体验·内化·变式——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