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中学 陕西省 宝鸡市721700
摘要: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推动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需对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史料实证素养,开展历史课程教学创新。通过史料搜集,引导学生对史料真伪进行判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并培养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达到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预期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证实素养;培养策略
一、史料实证的含义
史料的存在形式千差万别,它的构成和分类比较复杂,按表现形式通常把史料分为实物 史料、口传史料、文字史料三大类。“它们各有特点,难以互相代替,但可以互相补充”。简单地说,史料实证就是用来验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否真实的依据,史料证据,就是将以历史材料为依据验证历史事件、人物是否真实的依据。证据意识,是在借助证据验证事件、人物是否真实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心想法。
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内心对历史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才可以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历史涉及到许多历史知识和事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知识讲解的话,必然会导致学生陷入机械记忆,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种生动新鲜的史料素材,指导学生进行甄别、分析,必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1]。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除了帮助学生顺利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和事件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然而,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不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而形成独立见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辨析、整合教材之外的史料资源,并尝试学会运用史料去探究历史,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3有助于增强学生历史解题能力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新高考改革的日益推进,高考日益重视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新材料、新情境,这就必然要求学生提升自身史料实证素养,进而更好地解读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史料素材,进而顺利实现解题而获得分数[3]。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历史解题能力,使他们得以更好的解答材料型试题,从而在至关重要的高考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方法
1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史料实证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史料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让视频中的内容与历史教学新知识相冲突,巧妙设计悬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个事件会造成何种影响?这些观点你要如何证明呢?悬念的设计,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这个悬念成为学生深入探索答案的推动力,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为形式史料素养打下基础。比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关于五四运动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史料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因素;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等查询当时发行的报刊,还有当时参与运动的相关人物发表的言论,然后对五四运动的影响作出分析,然后将结果和教材进行比较[2]。教师巧妙设计悬念,通过此种办法让学生更加热爱历史学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
2对史料实证的类型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类型史料实证搜集的正确方法
历史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客观描述、高度概括和总结。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基础,史料物证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高中学生通过自主地搜集符合历史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的史料实证来了解史料实证的类型,在史料实证的搜集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史料实证正确的搜集方法,进而使高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个课程的时候,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史料实证的搜集,对高中学生不同类型史料实证的搜集方法进行指导。高中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献、实物、图像、口述等史料实证的搜集过程深刻地感受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给人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然后高中学生对搜集完成的史料实证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教学的结果不仅拓宽了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和历史知识结构,还提高了高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认真甄别和判断史料
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就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甄别史料,使其能正确看待史料。在进行史料的分析和甄别时,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史料的作者、背景、处境,进而把握其隐藏的写作意图。史料都是由人进行编写的,其中难免加入了一些作者的主观思想,而这就会影响到史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础,仔细对比史料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史料进行真伪判别。
例如,高中课程历史必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一课,在学习五四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史料内容,学生需要判断这份史料的真实性。在五四运动结束以后,当时国民政府的总统是徐世昌,吴佩孚给他发送了一个电文,其中部分内容为“大好河山,任人宰割……势必全国骚乱。”在展示完这个史料后,教师就需要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这个史料,你认为吴佩孚是怎样的人?”有的学生说:“吴佩孚看似是十分关心学生的情况,实际上背地里在不停地镇压。他希望能将学生当成自己成功道路上的敲门砖,要想趁机夺取北洋政府。”有的学生认为“北洋军阀当时的统治是十分黑暗的,这也就意味着北洋军阀并非是一个好的组织,那么吴佩孚这个人也就不是一个好人”。如果学生产生这样的思维定式,那么就会在不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就做出判断,而这一判断是片面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的利益矛盾,认真分析和甄别史料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4更新史料作出分析,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经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不断变化的新鲜事物是激励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要拥有一定在课堂中对不一样材料展开合理有效的运用技能,如此,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意识及能力[3]。受教材的容量所局限,历史课本通常都是运用一些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来呈现有关史料,其实这种形式是难以激励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想要完美的解决此问题,关键一点就是要对史料进行良好补充,让它变得更加的丰富,如此才可以充分呈现出史料在课堂中的辅助作用。比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一课内容时,教师最好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电影,或者收集到相关的资料,等学生产生一定情感上的共鸣之后,就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对史料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对史料阅读和分析的水平。
结束语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结合史料教学内容对相关知识产生分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史料证实是对研究依据的拆解分析,分析研究对象的真实可靠性有助于保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源自于各种史料,这使得学会如何搜集史料,如何从诸多史料中甄别有用的部分,如何将史料中的关键核心信息提炼出来,培养注重求证的素养和能力是当代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范华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64-65.
[2]吴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研究[J].科学咨询,2019(6):44.
[3]谢奇贤.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人文之友,2019(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