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开放式教学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王承熙
[导读]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生硬、死板的氛围,而是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加大开放课堂的构建
        王承熙
        贵州省锦屏县三江中学   556799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生硬、死板的氛围,而是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加大开放课堂的构建,使得学生可以解放思维,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获取和构建中,带动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因此,在这样的视域下,高中教师在思政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注重开放式模式的构建,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构建
        
        前言:在高中阶段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在形式、方法、内容上都会得到相应的改革,使得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作为以生为本,使得理想的教育成效得到实现。所以,在当前的课程实践当中,教师就应该加强重视,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开放,使得预期的课程构建的效果得到实现。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教学的构建原则
        首先,主体性原则。在开放式教学打造的过程中,更加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站在人本角度上看,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1]。因此,在开放教学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当中真正的小主人,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转变角色,带动学生的学习感受得到持续的增强。其次,合作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和缺陷。在思政教学当中,为了使得开放教学得到构建,教师在教学当中也应该大力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最后,过程性原则。在开放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和生成能力。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教学的构建对策
        (一)引入翻转课堂,实现开放教学
        在现代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更加看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加开放的空间,主动、积极地实现知识的构建[2]。因此,在高中思政教学当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首先就应该加强翻转课堂的构建。使得教学的内外得到重新的调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达到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之前,本节课主要包含储蓄存款、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及保险等相关内容,在课前,教师就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明确。可以针对于重点内容提前讲解进行录制,使得微课资源得到构建。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运用,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后续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加强开放性课堂的构建,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的组成小组对这些普遍问题进行探究。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营造开放氛围,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可以各抒己见,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二)引进课堂辩论,实现开放教学
        开放性课堂在构建的过程中是将学生作为本位的[3]。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开展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较强,很难使得学生的互动得到开展。因此,结合这样的情况,在当前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内容,对课堂辩论进行引入,使得良好的课程氛围得到构建和实现。
        例如,在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借助课堂辩论的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抒己见,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比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可以为学生引入热播综艺——《奇葩说》当中的话题“假如你所在的博物馆突然着起大火,现在你只能带一件东西出去,你会选择想起求助的猫咪,还是博物馆珍贵的画作?”这样的辩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可以让学生站在各自的观念多角度的进行辩论。使得学生对唯物和唯心产生更好的理解,使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三)结合时事政治,实现开放教学
        在思政教育当中,时事政治的引入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对时事热点进行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感触变得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开展中对时事热点进行引入。比如“在现阶段,很多高中生都选择借助花呗来提前消费,有人认为这是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你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是合理消费吗?”鼓励学生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自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得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得到深化,使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四)实行任务驱动,实现开放教学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适当对任务驱动法进行实施,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例如,在讲解《社会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下就可以引导学生走入到家乡中对社会发展来产生的变化进行感受和认知。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可以对党产生更多的认同感,便于学生后续的呈现,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结论:总之,开放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构建可以一扫教学当中的枯燥和乏味感,使得课程内容的呈现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带动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可以从引入翻转课堂、引进课堂辩论、结合时事政治、实行任务驱动等。使得思政课程的构建变得更加自然和开放,促使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薛元勇. 利用演示文稿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注意事项[J]. 文理导航(上旬),2021,(05):84.
        [2]何晓云.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探析[J]. 学周刊,2021,(16):131-132.
        [3]毛志浩. 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材内容探析[J]. 基础教育课程,2021,(09):52-58+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