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组合作模式下对后进生的关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吴小燕
[导读]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作用使它成为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式。
        吴小燕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象达中学 广东省 广州市 511483
        摘要: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作用使它成为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式。它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成为当今我国中小学英语课堂相对常用的甚至主要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实际操作和监控的不当,后进生被忽视的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后进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受到了更加严重的抑制。本文将就后进生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谈谈如何在合作学习之下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小组合作;后进生
        
        合作学习 (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 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它是合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与合作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郑金洲,2005)。Bruntfit将小组活动下定义为:小组活动被视为小数人互相作用,在心里上互相明白,并认识到是一个小组。由于其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世界各国教育教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被誉为 “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教育者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而小组学习过程当中对一些操作细节的失误,如对后进生的忽略等则制约着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甚至起到反效果。
        一、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要素和特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生应该主动参与课堂并善于和同学之间积极合作与探究。近年来,英语课堂也紧跟新课改步伐,积极开展了“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1.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特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其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以各种形式应用语言的机会。这要求有的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课堂教学形式非常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要达成此目标则要求在课堂中成功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美国明呢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的“五因素”理论,成功的合作学习包含了以下五个因素:积极互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face to 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个体和小组责任(individual and group accountability)、人际和小组技能(interpersonal and small group skills)以及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其中积极互赖是众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王坦,2003)
        2.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大面积的在国内进行推广,但是英语课和很多其他学科一样,不少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内涵中的几个要素与根本目的还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不少的观课当中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成为必备项目,最后在语言输出环节中发现学生的收获并不大。低效的小组合作除了降低课堂效率以外还将衍生出另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后进生的问题。当今流行的小组划分主要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法。出发点是让不同层次学生之间能产生互补。但是实际上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由于层次不同,他们的沟通缺乏公平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包揽学习任务,而学习能力能力弱的学生就会非常被动或干脆被忽略。(赵增俊,2013)这将加剧后进生落后的程度或后进面的扩大。可以说,合作学习小组是一把双刃剑。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学生个体成为后进生的成因并不是先天决定的。它受一系列素质、人格、环境及其身体因素的综合影响。(姜新生:2010) 总的来说,笔者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外在的环境差异。
        1.学生个体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这方面不少学者对此作出了研究。如韩华球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个体变量确定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态度、智力或能力”(韩华球,2000)。曾继耘把学生间的差异总结为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等。当中涉及到学生的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认知风格以及潜在优势等。(曾继耘,2006)而后进生的成因往往会跟这些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这些差异中影响着学习效果以及合作学习活动效率的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学习的知识策略、认知风格以及同他人合作的社交能力等。而自信心的打击又影响到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这也间接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缺乏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外在的环境差异
        促使后进生形成的除了来自学生自身的问题外,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外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规范的操作往往会让后进生落后的程度加剧。小组活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压缩学生思考时间,学习能力能力弱的学生就会无从插口或干脆被忽略。


        二、加强后进生的关注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发现在小组合作中后进生的参与度是不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比较差的,甚至他们会对此产生抵触的心理或利用活动时间影响其他组员的正常学习。因此,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以及降低学生两极分化程度需要我们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以下是本人对此所提的几点建议。
        1.合理的小组组建
        同组异质搭配是现时比较常见的小组组建模式。即每个小组都应有一定的优等生 、中等生后进生。如此搭配,才能使每个小组的讨论得以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优等生对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帮助是极其明显的,而优等生从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也是极其有价值。但是这样以成绩为考虑因素的异质小组不一定能够保障到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愿意辅导和照顾后进生,后进生也许因为人际关系不愿意听从尖子生的辅导。老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个性,性别以及学生之间的人及关系等综合因素去考虑。
        2.小组积极互赖的培养
        如上文所述,积极互赖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最重要的因素。它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需要和不可取代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贡献。(Johnson D.W.& Johnson R.T.,2004)也就是说能让每一位成员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责任。对小组积极互赖的构建一般来说需要先给小组分配一个明确的可测量任务,然后是树立一个积极而明确的互赖目标,让他们知道只有其他组员都成功了这个任务才能成功。最后在明确积极的目标互赖后引进其他类型的积极互赖,如资源的互赖,任务互赖,外部对手互赖等等。
        3.合理的小组活动
        (1) 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后进生”是由不当的小组活动引起的。不少老师懂得在小组的组建当中利用“异质小组”的策略。但是,在具体的活动设计当中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虑。造成了只有尖子生在思考学习,后进生抄答案的局面。因此,对于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的班级,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合作学习模式”。它是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先进行分层指导,并相互先做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让个体得到发挥和发展,使低层次的学生实现“横向平衡”的突破。(郑金州,2005)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对合作小组中的后进生更多的关注,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 给予充分的合作时间
        另外,由于个人学习风格的影响,有些学生的思考更谨慎细致。这种本来对学习有利学习风格在小组合作中经常成为不利因素。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大量压缩小组讨论的时间。我们经常发现在观课的时候老师明明给出5分钟的讨论时间却最终一分钟不到就喊停。长此以往,他们就失去再去思考的动力。因此,老师不能因为最求时间上的效率而随意压缩思考的时间。
        4.完善小组评价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学习的公平性上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我们必须在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中提高后进生在评价中的地位。比如老师可以把每个层次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分值区别对待。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后进生进步潜力大的特点,在小组的评价中引入进步幅度为考核维度的方法,使后进生能以自己的进步作为对小组的贡献,从而抵消其因在小组中的弱势地位而自卑的消极心里因素。
        后进生并不意味着不可药救的笨学生。在教学课程改革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应该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转折点而不是加剧他们落后的绊脚石。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发展更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关注。后进生的形成本身就是一朝一夕的漫长过程,改变他们需要我们长期的研究和坚持。
        参考文献:
        [1].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合作学习[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韩华球.论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教学策略[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3].姜新生.个别化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5].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赵增俊. 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小组合作中后进生的“学能突围”[J]教育新理念,2013(11).
        [7].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