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莆提哈尔·乌布力
新疆阿图什市第一中学 84535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体育课也更为重要,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也尤为突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有所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中体育的教学是为高中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佳时期,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黄金时期。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更好的体育教学,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体育;个性差异
如今,我国已经十分重视体育教育了,国家一直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发展。中学时期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一个黄金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中学生的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都有所提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的内心活动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都会有一定的内心活动,每天因为训练活动的情况,心情和心理活动也会随之伴随着一定的变化。比如,学生在进行八百米训练测试时,积极的心理活动就会帮助学生激发运动动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反观消极的情绪会使得学生对八百米有恐惧心理,阻碍学生成绩的提高,不利于平时的训练。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心理变化,满足学生训练时的心理要求,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当学生出现心里的动摇时,教师需要及时强化学生的动机,改变一些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这样将会有利于学生转变自己的消极锻炼的态度,坚定自己体育锻炼的信念[1]。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安全意识差,学生们在体育运动时会很容易受伤,使得学生害怕受伤渐渐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教师需要给学生们仔细讲解一些运动不规范才会受伤,让学生认真遵守就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因为有些体育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不知变通,只是单一的、机械的给学生讲解体育健康的一些理论知识,不能尽快实施让学生们进行实践,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足球,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实践基于学生自信心。
二、帮助学生转变消极情绪
教师在掌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理特点以及变化规律时,可以帮助学生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让学生们能够以乐观的情绪面对体育训练。教师可以经常和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聊天的方式让学生们放松心情,缓解情绪。在中学生的日常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某种负面消极的情绪,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体育活动的训练方式以及手段,帮助学生转变心理活动,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
例如,在跑八百米时,学生们经常会称之为“死亡八百米”,学生们会对训练内容有所恐惧,学生们就在心里有排斥八百米、抵触训练并且在跑步时不积极,认为自己的身体承担不了八百米的负荷,学生会自己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在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下,学生就会精神状态不佳,运动疲劳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就需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八百米只是操场的两圈,女孩子们随随便便逛街走几家店就是八百米,帮助学生们放松心情,清除学生们对八百米的恐惧心理,并且帮助学生们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有信心能跑下来八百米,让学生们能够用积极的心理面对八百米。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尽量避免学生因为消极情绪而进行比赛;再次,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些学生需要适当的“打压教育”;有些学生则需要鼓励,所以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个性,并且具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
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在传统教学中,体育教师经常会按照教学计划与课程目标死板地进行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并没有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统一教会学生运动技能与技巧,高中体育运动的难度系数往往较高,使得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严重消减。体育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特长进行更有效的培养,在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升体育技能,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策划与参与,使得学生学习体育具有主动性与创造力。针对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扬长避短,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的健康得以保证[2]。
结束语:
运用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制定不同的体育训练计划,有效的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正确认识,调动学生们的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让他们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心愉悦感。教师在提高体育课的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合理的营造出良好的强身健体的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贾东.阳光体育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4):54-55.
[2]李林.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个性化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7):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