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利
福建省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快速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音乐作为一种实践性艺术形式,学生通过参与、亲身体验、感受后,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的魅力和乐趣,还丰富对音乐的认知,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认知与体会,进一步提升音乐素养。当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正是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理念从“三维目标”时代走进“核心素养”时代,器乐教学作为初中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提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器乐进课堂;策略
【正文】各种形式的乐器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不仅能激发初中学段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能改变以前课堂的枯燥、单一,让基本乐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辅助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让学生在演奏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初衷。
一、器乐教学仍是短板,农村的中学音乐教学较差
近20年来,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王安国曾在国内部分省区中小学看到过不少高水平的课堂乐器表演,“孩子们在没有或少有技术负担的状态下,全神投入音乐表现情景中。一首首绘声绘色的短小乐曲,加上小乐手们稚嫩、专注、认真的神情,常令我感动不已!”尽管部分学校课堂的乐器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从整体上看,器乐教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领域的短板。一直以来,课堂乐器教学在国内普通中小学校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乐器的演奏技能一般都是通过一对一的小课教授习得,很少利用中小学集体课堂。课堂乐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相对薄弱的原因多样,比如,对课堂乐器教学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对课堂乐器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能熟练掌握,导致教学实践中不能得心应手;缺欠可供借鉴的器乐教学经验和案例,导致教学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等。王安国认为,从我国多数地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倡导“课堂乐器进课堂”,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器乐教学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在国家及教育部下达的相关规定下,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条件近年逐渐有了改善。虽然硬件有了,但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音乐教学仍存在差距。很多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的数量不仅少,教师年纪也都偏大。他们当年接受的师范教育要适应现在的音乐教学,需要在器乐、声乐、指挥等方面再进修再学习。农村教师都很敬业,工作经验也多,但时代在变化,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其实都很盼望有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此外,大多数的初中生对音乐有兴趣但是了解太少,连一些基础的音乐认知可能都没有。原因在于学生对音乐的接触很少,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学生之前普遍又都对音乐接触不多,很多学生会把音乐课当成学习之余的消遣,并不会花太多心思在学习音乐上。
二、初中音乐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2.1对初中竖笛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世界民族音乐浩如烟海、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形式与种类也十分丰富多彩。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艺术性,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人文性。
比如教材中的歌曲《念故乡》,学生在用竖笛演奏的时候,在丰满的音响效果中体会、表现作品中浓浓的乡情,就要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不能缺少对多元文化背景的理解。每位同学对同一部音乐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演绎,也是正常的。在用竖笛演绎表现音乐作品的实践过程中,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对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及提高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竖笛教学应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中。竖笛作为初中课堂乐器,它应该服务于音乐课堂,不能将竖笛教学与歌唱、欣赏等教学完全隔开,要将竖笛教学自然融入到教材每个单元的唱歌、欣赏、音乐知识等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用竖笛可以为歌曲伴奏,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教学中,当同学们熟悉了歌曲之后,让学生分成三个声部,每小节用柱式和弦为歌曲伴奏,简单有效,让学生较容易地体验到合奏的乐趣。用竖笛也可以帮助解决歌唱教学中升降音等重难点乐句。所以竖笛教学要与歌唱、欣赏、音乐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联系,融为一体,体现器乐演奏教学的价值和功能。
2.2陶笛辅助教学提升初中生音乐素养
课堂与学具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采取“分层教学法”。对于初学者,选用陶笛图形谱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音高音准的概念。中高级教学则侧重于尽快将音高和陶笛指法相对应,不依赖图形谱,每首乐曲要求学生至少唱三遍才能够吹奏。根据教学实际,有效结合课内外曲目。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一部分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和欣赏曲目组成陶笛校本课程,将音乐课本中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陶笛练习曲,提前布置好教学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音乐课本的了解,还通过陶笛掌握了旋律的演奏技法。同时,教师抓住初中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结合教学任务安排,适当、适时地挑选课外曲目让学生吹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
视唱乐谱作为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存在诸如音高不准、节奏不稳等很多的问题,陶笛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后,学生不断地跟着教师的演奏进行哼唱,学生在使用乐谱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以八年级下册中的拉丁美洲音乐《飞逝的雄鹰》为例,其旋律带有沉思和怀念,美妙忧伤,略带些许凄凉,用印第安笛和芦笛演奏颇有韵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发现旋律有一个升5,教师指导学生拿起陶笛进行吹奏,帮助学生建立起升音的听觉,然后再指导学生演唱。经过吹奏与演唱交替的教学方式多次反复后,学生初步建立起小二度音程的概念。由于陶笛与印第安笛都属吹奏乐器,音色相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又有了多层次的音乐审美与体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器乐进课堂,能够明显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人文理解能力,对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巧妙安排器乐教学时间,这样在音乐总课时不增加的基础上,既保障器乐教学的连续性和课时需求,又不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后果,既提升学生器乐演奏能力,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系三明市2020年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农村中学器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课题编号:ZXKTC-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付强.初中音乐教学学生乐感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1(04):58.
[2]沈惟.农村初中小器乐进音乐课堂优势刍议[J].文理导航(上旬),2017(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