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宣伊
张家港市悦丰幼儿园
歌唱活动是让孩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表现音乐艺术的魅力一种活动。它的目的只在于学会歌曲,如果一味的让孩子们反复的唱不但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而且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也不扎实。孩子们会觉得无趣了,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也就随之消失了。为了让歌唱活动的更加丰富,从而激发孩子们歌唱的兴趣,我们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孩子学习。
一、音乐元素介入的多元化——新鲜刺激
喜欢新鲜事物是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此,在歌唱教学中,一些新鲜的教学元素不需要老师添加特别花哨的教学形式,就可以吸引孩子。
1.特殊声音带来冲击。
歌曲中如果出现一些好玩的特殊的声音,那么这个特殊的声音有可能就会成为孩子积极参与学习的诱惑点。在《魔法师》的歌唱教学中,孩子们同样对魔法师发出咒语的声音十分迷恋。我抓住这一兴趣点,让孩子们观察歌曲中出现几次这样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孩子们学得非常起劲,越唱越兴奋。
2.和声练习增添情趣。
在孩子已经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合作演唱技巧,和声演唱就是比较适合、难度适中的演唱方式。但这种演唱方式需要等到孩子们会唱歌词以后,介入到歌唱环节中,更为合适,同时,会给歌唱活动增添新的情趣。如在歌曲《柳树姑娘》中,在每句话的字尾就会出现“啦啦啦”的声音。通过师幼合作、幼儿间合作,感受、体验和声演唱的魅力。
3.专业元素的无限魅力。
在奥尔夫音乐歌唱活动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对音乐元素的感受和表现。而这些音乐本身的专业元素,就能带给孩子们无限魅力。在歌唱活动中,通常会用到的一些音乐元素有以下几个:音的高低、音的强弱、切分音、跳音、休止、音持续的长短,那么在这里我先对音乐元素中的切分音和跳音的教学方法进行介绍:
(1)切分音教学。
切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乃至小学生都是音乐节奏中最难掌握的元素,但是往往很多音乐中为了表现音乐的艺术美,会出现切分的节奏型。那么如何在音乐节奏中有效地帮助幼儿轻松地学会演唱切分呢。我觉得直观形象的图谱展示法最为适合,如在图谱中用大小不同的通一个符号或物体来表现。在歌唱活动《小蘑菇》里,第一句歌词“蚂.蚱 蚂蚱”中就出现了切分节奏,我在图谱中蚂蚱的角色上做了“手脚”,把第一只蚂蚱的两只触角用一长一短来表示,第二只蚂蚱的触角却一样长,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比较两只蚂蚱的触角有什么不同,直观地感受第一只蚂蚱的歌词节奏中蕴藏着切分的节奏型。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了,而且很有趣。
(2)跳音的教学。
跳音一般出现在比较轻松欢快的歌曲中,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特意提醒孩子演唱出跳音的感觉,喜欢说话唱歌时拖腔带调的孩子们,往往不会想到把跳音唱出来。然而跳音的演唱技巧并不难,在歌唱活动中,可以借助动作帮助幼儿演唱和记忆跳音。因为幼儿的记忆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导的,当孩子用欢快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跳音的时候,身体的欢快、跳跃的节奏感,会带动孩子们声音的演唱。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便于掌握
奥尔夫指出“音乐活动要一切从儿童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音乐的天性。”而喜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为了尊重孩子们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刺激孩子们练习的兴趣,便于幼儿学习和掌握。
1.图谱的有效使用——对特殊结构歌曲的理解。
在歌曲的新授过程中,图谱教学法是种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是最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的方法。它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歌曲的结构,特别是一些特殊结构的歌曲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例一:带有间奏的歌曲结构。如歌曲《吹泡泡》,歌曲中有多处间奏元素,我在图谱的设计上略施小计,把歌词部分和间奏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图谱表示,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能清楚的知道歌曲的结构,什么地方是间奏部分,什么地方是歌词部分。
例二:有重复歌词出现的歌曲结构。如歌曲《柳树姑娘》,在重复出现的乐句处,我用同样的图片来进行表示。这样就便于幼儿了解理解和记忆图谱。
2.声势的有效结合——节奏的轻松感知。
幼儿是活泼好动的个体,长期安静的教学活动会让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我们也要遵循孩子这一个性特点安排学习活动,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形式下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其中声势动作的使用是最方便最有效地一种方式,既能让孩子动一动,又能让通过拍打身体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
3.动作创编的自主体现——满足孩子玩的本真。
在歌唱教学活动中,要让孩子喜欢这首音乐、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我们的教学形式要追求孩子学习的本真。孩子是什么样的?爱自由、好动的个体。许卓娅老师就认识到了孩子的这一个性本真,对歌唱教学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鼓励幼儿先使用“无意注意”为主的设计,因为这种方式和我们研究的奥尔夫课题的理念不谋而合,让孩子在玩耍中、游戏情境、自主地动作创编下无意识地学习,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歌曲。
(1)结合手指游戏的小幅度歌唱学习。
在本首歌曲中出现了蝴蝶花的角色,于是,我就通过图片欣赏让孩子认识蝴蝶花后,我就引导孩子们用单手动作表现蝴蝶花的姿态,通过创编孩子们摆出了千姿百态的单手造型。
(2)用身体的大幅度动作进行情景演唱。
通过小动作的手指游戏形式,孩子们初步学会了歌曲内容。接着就将进入巩固歌曲的环节。于是,我引导孩子创造性地编出与歌曲内容相符的大肢体动作,让孩子站起来动一动,满足孩子爱动和表演的欲望。
三、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快乐游戏
奥尔夫指出“音乐活动要一切从儿童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音乐的天性。”而喜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为了尊重孩子们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来刺激孩子们歌唱的兴趣。
1.“闯关”游戏
在音乐活动《小蚂蚁避雨》中,教师设计三个关卡。第一关幼儿看着完整地歌谱演唱;第二关教师拿去其中一部分图片,幼儿看着残缺的图谱进行演唱;第三关教师拿去所有的图片,幼儿不看图谱唱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演唱难度逐步提高,通过对幼儿挑战欲的刺激来达到练习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效记忆歌词的方法,一班比较适合用在歌词复杂的歌曲中。
2.“接龙”游戏
接龙游戏就是教师出题唱第一句,幼儿接唱第二句,教师再接唱第三句,幼儿接唱第四句,以此循环。这种游戏可以是教师出题幼儿接;也可以是幼儿出题教师接。除了师生合作外,也可以生生合作。
3.“添加”游戏
所谓添加就是添加人数。根据歌曲的演唱顺序,逐步的添加演唱的人数,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唱,到全班一起唱。在这环节中,老师可以做指挥,教师手指到哪里,哪里的幼儿就跟进去演唱。同样也可以减少,全班幼儿一起唱,到几个幼儿演唱。这种新鲜的游戏方式会带给孩子无穷的趣味。
4.“角色演唱”游戏
幼儿可以根据角色的不同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同一段歌曲。如小班音乐《红苹果》中,老师可以出示不同的角色为幼儿的演唱提供情景支持。
5.“配音”游戏
一部分幼儿表演动作但不发出声音,另一部分幼儿负责给他们配音。这种游戏既能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进来,又能有效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其实,在歌唱活动中还有许许多多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轻松快乐的习得。只要老师幼儿学习的特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就能给孩子们的歌唱活动带来无穷无尽的新鲜感,孩子们学得开心,唱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