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奕珍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石湾中学,广东 惠州 516127
摘要:高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难言之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于掌握知识点。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无助情绪,毫无积极性可言。这又怎么能要求他们把握古诗文传达出来的意境、思想、内涵等。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表演课本剧,于是把课本剧引进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就具体谈谈课本剧表演前后三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课本剧 ;热情;表演
古诗文是高中教和学的难点,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一般古诗文课堂,教师也只是按部就班采取串讲,疏通字词句,再讲解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把一篇篇经典、凝练的美文讲解得索然无味,毫无美感,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被动接受,越学越没劲,消磨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掌握古诗文传达出来意境、思想、内涵等,更别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怎么改变这种师生无助倦怠的困境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需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从而把握文章大意、情感思想和人物形象等内容,充分展现他们的创新思维,促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
为了改变师生这种学习古诗文无助的困境,我一直尝试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生态课程。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十分喜欢表演课本剧。过去,我仅仅在故事性比较强的现代文学习中引入课本剧。为何不在沉闷的文言文教学中引入课本剧表演,把学习古诗文变为一件快乐和自然的事情呢?于是,我尝试采用课本剧辅助古诗文教学。为了提升学习课文的效果,在运用课本剧表演时,需要做好下面三个环节。
一、表演前准备环节
1、教师准备内容。首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课本剧。古诗文有不同的类型,每篇课文也有不同的重难点,教师需要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课本剧。如《鸿门宴》和《静女》可改编成故事型剧本,前者可改为多幕剧,后者可写成独幕剧,而《赤壁赋》可改编成访谈型剧本。其次,教师应该构思好剧本的基本框架,尤其确定好场景的基本主题。课本剧的创作虽有利于学生内化文本知识,掌握作者思想情感,但完整剧本创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到学生创作水平和时间限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列出框架下进行剧本片段创作,这样既能让编和演中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潜能。像《赤壁赋》这种访谈型剧本,需要设定主持人访问苏子、宾客的模式,访问内容:苏子为什么来游赤壁?游赤壁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由哀转乐呢?苏子对宇宙对人生看法是怎样?从这些一系列问题引出,进而了解苏轼的思想。只有确定场景基本主题,落实任务,学生的创作才不会漫无边际。最后,教师要安排好课堂活动基本流程和组织形式。确定课堂活动基本流程,是为了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如道具布置、演出时间和顺序以及演后评价等都需要提前准备和统筹。而活动组织形式一般采取小组合作式,可分为编导组、道具组、演员组等,分工明确,这样有利于课堂活动秩序,同时可以共同研究和探讨课文问题。
2、学生准备部分。首先,训练剧本写作。写剧本要把记叙性的文言文或者高度凝练诗歌语言改编成戏剧形式,剧本写作主要以对白表现人物性格,还需注明语气语调或动作说明的舞台说明,这些都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剧本知识来写作。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确定的剧本框架,熟悉课文,搜集资料,掌握课文故事发生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经历,了解有关戏剧的知识,并阅读课外戏剧作品,为编写剧本作品做准备。最后,做好分组工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特长和性格特点组合成不同的小组(如编导组、道具组、演员组),如擅长写作和组织,就在编导组;擅长PPT制作和音效的在道具组;擅长演戏在演员组。并根据课堂活动基本流程做好小组内部的具体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好课堂表演活动。当然所有准备都要求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偏离文意,误解人物形象。
二、表演中实践环节
该环节是学生根据编写好剧本进行现场演绎的步骤。如果说编写剧本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对人物进行塑造刻画,通过文本语言再现人物过程,那么现场演绎则是要求学生将字面化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神态、肢体语言和动作等立体重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进行揣摩,通过表演来体验人物的思想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配合演出需要,演出提示、舞台说明、旁白等都可使用PPT展示说明,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则需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和相应的帮助,提高他们表演的自信。现将表演《琵琶行》的第一幕成果呈现出来:
道具组播放PPT,包括背景音乐,秋天夜晚江边画面,提示舞台说明:
表演组展演片段示例:
在表演中,道具组需随着剧情场景转换,播放不同的页面,以此来营造表演气氛,提示演员把握人物心理状态。展演环节就是通过不同小组分工,组与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协调合作,来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也是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根据教育戏剧大师盖文·伯顿的看法,“教育戏剧就是依托剧场形式使学习者投入情境和角色中,在实践中体验存在,同时有能力检查和反思这个过程……因此教育戏剧常常通过体验戏剧当下情境和角色,以及通过探究的方式来了解自我和世界真相。”②课本剧就是通过亲身体验来冲击学生内心深处而感受人物思想情感。
三、表演后评价和反思环节
剧本表演完之后,务必及时评价学生创作,以此来鼓励他们创作热情。评价要点可以从情节设计、演员站位、动作和语调等方面来提出意见。可以是教师指出演出中成功之处,也可指出不足之处,但要以赞赏鼓励为主,这样才有越来越多学生参与表演之中。除了教师点评外,也可让表演者自评和台下观众点评,不能以教师一言论来评定表演好坏。
评价完之后,师生还可以进行反思。教师的反思主要针对课堂出现问题状况来分析,避免在以后发生类似情况;学生的反思主要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找出表演创作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如《琵琶行》编导组反思示例:
这样反思虽然很简单,但总结问题存在,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避免再犯同样错误,也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③课本剧走进古诗文教学,就是为了“把课教活了”。在这样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以热情、积极的态度参与课本剧编演和评价,兴趣盎然地钻研文本,自然而快乐地学习古诗文,不再产生厌学无助的情绪,成为学习主人。在表演前准备环节提高写作水平,在表演实践环节感受体验的乐趣,在评价和反思的环节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总之,课本剧在古诗文的教学运用,改变师生无助倦怠的状态,转而学地愉快扎实,发挥潜能,进而热爱古诗文,从古典诗文中吸取文化精华,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格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②孙荣梅.《教育戏剧策略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广东教育,2019年第9期
③兰心《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