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洁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立新学校 53040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重视,在小学的英语学科教育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以及应用的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不应该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生搬硬套的传授给学生,而是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进行教材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上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培训与策略,希望为日后的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由于我国受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要求学生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只注重对于教材知识的严格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于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不能够适应目前小学生发展的具体现状,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应试教育的目标,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在传授学生教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渗透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英语本身不属于我国的通用语言,但是它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我国的小学生来说,是具有学习的必要性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语言知识发展,还能够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外交人才,不断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综合素养,不断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对于教材知识进行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适当地拓宽英语教学的文化知识面,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不同国家语言文化的思维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差异,英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本篇文章时,可以结合我国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与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做对比,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我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性,对于饮食的习惯以及餐桌礼仪可以进行深入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尊重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来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属于被动学习,并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英语知识,而被动学习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从而降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英语读书大会,或者是英语板报等各种方式,不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更加有利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积极性。这样,便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英语课程中,其中有一课叫做“At the zoo”。这一课题主要讲述的是在动物园中所遇到的,各种动物在遇到这样的话题时,由于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再加上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充满积极性。在教师结束这一课程时,就可以开展一个英语交流大会,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对动物进行描述。然后选拔出讲述最为到位的同学,让学生将动物画在板报上,设计动物主题的黑板报还可以让其他同学多多参与进来,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带领学生去探究英语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课堂互动环节,锻炼学生的英语反应能力
为了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目前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而学生只是对于教师的板书生搬硬套,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互动环节,因此没有给到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不断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积极思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还应该不断的通过情景带入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语,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英语课程中,有一课叫做“What would you like”。这篇课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非常贴近,主要讲述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针对这种状况,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具体课程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对话模板,让学生以小组组队的方式进行情景教学训练,可以让小组同学上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重塑课本中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多个问题,然后用英文进行提问,让学生用抢答的方式来作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记忆和印象,帮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3]。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充分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临场思维模式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还可以通过营造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英语知识,通过多种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不断促进英语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君妍,董振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20,23:141-142+145.
[2]周颂.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84-285.
[3]靳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