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旭霞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中学
摘要: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技巧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地提升与创新。但是当“互联网+”对于教育产生了催化性效应时,必将推动教育的升级换代,突破未来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科学 教学实践
1. “互联网+”视角下现阶段初中科学教学存在的瓶颈
由于目前我国初级中学的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多,且其知识点分布散而复杂,使得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困难程度比较高。受传统"接受式"教学的影响,用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学生无法适应,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有时候依赖于组内同学的资料或者互联网信息简单地罗列,没有一定的信息筛选能力。部分的科学课堂老师只是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结果,对于科学实践活动重视和认知程度不高,没有给予学生一个足够多的科研实践机会,不利于增强和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认同和了解,进而造成学生在这方面的科研实践和学习效果差。
2.“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2.1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们要设置一定的课堂问题情境,学生利用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直接通过移动互联网搜索查询与其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整理并加以归纳,与合作团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以此为契机进行了自主化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形式逐步使得学生们养成了发现问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2.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
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去主动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所拥有的知识,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培养和运用互联网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土壤,使学生们理解和把握了新时期下学习的各种新方法,适应了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3. “互联网+”视角下初中科学教学实践策略
3.1借助信息化情境,导入科学教学内容
科学知识繁多,让我们的学生在一下子里掌握起来还是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来导入有关科学知识,保障我们的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自己所需要的学习状态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汽化与液化"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首先向每位学生播放视频:使用酒精在课堂上书写,黑板上的文字很快就看得出来了。
待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们的注意力投射到了黑板上的文章字迹为什么会消失上,教师就开始可以请学生们去进行一次科学的实验:在透明的塑料袋中滴加几滴酒精,将塑料袋从热、冷水中轮回放入,酒精随着冷热转换中从气态逐渐变成了气态、气体变成了液态,塑料袋也随之鼓瘪了。同时使学生通过实验也初步感受和认识了汽化和液化两种物质的现象。用视频中的各种现象来传播和导入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扩大了我们对于科学知识和"互联网+"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3.2强化合作学习,信息化中探究科学知识
信息化课堂教学注重采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探究。毕竟每位学生的对于知识点和理解的能力都是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通过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我们的学生一起展开头脑风暴,去思考这些科学知识,然后再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总结,才会得到更加科学的定论。在学生完成了分组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综合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结合信息化中现象来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深化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锻炼他们的自主科学意识和思维。
3.3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开展微课教学
由于科学微课这个教学概念的基本含义由此可知,微课教学需要充分运用多种信息电子技术手段来有效推动它的课堂教学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师们在组织开展初中的信息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时,就非常需要充分地考虑借助多种基于信息电子技术的教学手段运用来有效推动科学微课的课堂教学,如运用视频、音乐、学习管理软件等,营造良好的科学课堂气氛,增强其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日食和月食"这节学在课的视频教学中,老师们不仅可以通过视频提前的分析总结和找出这节学在课堂教学的几个重难点,将其内容拍摄制作成一个大的微课教学视频,指导中学生通过这个微课视频直观地理解感受和看到其中日食与地球月食之间的相关现象,加深了中学生对于其中日食、月食之间相关现象的直观认识和整体理解。教师也希望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新型社交教学软件的教师互动咨询功能,了解每位在校学生的实际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回答解决每位学生所有教师提出的教学疑惑和常见问题,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促进我们的学校师生关系良好地和谐发展。
结束语
"互联网+"对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理论水平与严谨的网络科研教学工作态度,并将其运用到网络科研教学中,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和掌握网络科研知识,合理运用科研知识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深化他们对网络科研知识的认识,引导他们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自主探究与创新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邓海波. STEM教育理念下互联网+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以初中科学课程为例[J]. 新课程·中学,2019(10):98-99.
[2] 严云达. 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科学教学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5):257-257.
[3] 孔凯. 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研究[D].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2017.
[4] 黄巧巧. 基于互联网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896.
[5] 徐金娟.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