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向小英
[导读]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重要载体,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与文学素养;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向小英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达野中心小学 854000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重要载体,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与文学素养;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的学习需要讲究阅读的广泛性,因此在课堂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拓展古诗词阅读量,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从古诗全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与意义入手,浅析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教学价值,并研究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高年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想要提高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是不行的,这也是学校及教师大力倡导课外阅读的原因。在小学阶段推行古诗群文阅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文学与美的熏陶下建立起良好的三观与人格。
一、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在我国悄然兴起并受到一些教育学家的大力推崇,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是一种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的全新阅读教学实践。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就是以一个词语或主旨为中心,借此将一些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然后围绕这一中心点阅读分析这组文章,在比较阅读中发掘它们的思想与表达差异,提高阅读能力与归纳分析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切入点开展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们友好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达成共识,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的思维与理解能力还处在发展的过程,对古诗词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意象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将群文阅读运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以课堂内的古诗词为基点,选择相关的课外古诗词,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实现了课外阅读的拓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古诗全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教育价值
1、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阅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常用汉字,同时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够对古诗词中一些浅显的印象进行揣摩与分析。教师应抓住这一发展的关键期,开展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由此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一般是由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接受教师的灌输就行,虽然上课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全文阅读则更注重让学生自己“读”,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观点发生碰撞,或被说服、达成共识,或各抒己见,不仅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多元思维的形成。
三、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学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阶段性表现在小学高年级与中学的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不同,教师在根据课本的古诗词挑选与教学计划相符的课外古诗词时,应注意选择理解难度较小的诗词,在教学时循序渐进。差异性即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也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好。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因材施教,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2、确立阅读中心点,挑选相关古诗词
        教师在准备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当注意选择一个切入点,即阅读中心点,明确诗词的主旨或者想要学生从这组群文阅读中理解什么内容,再挑选相关的古诗词。如在学习《采薇》时,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首征人诗,表达将士军旅生活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在小学课本中通常只有最后一节,“昔我往矣…莫知我哀”,具体表达的是征人在归家的过程中对往事的追忆与今朝的对比,可以选择《十五从军征》作为阅读的拓展材料。《十五从军征》描写了征人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场景,与《采薇》一样都是年少从军,年老才返乡,揭露了古代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与统治阶级对人民剥削的残酷。在拓展学生思维时,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方法,将《十五从军征》看作《采薇》的后续,加深学生的印象。
3、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特色就是这种阅读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单向传授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的积极讨论中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缩减讲解时间,留设悬念与空白,让学生们自己探索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退出课堂,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的自律能力尚且不足,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设置好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诗词内容,在学生思维跑偏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一同发现诗词所要表达的主旨以及这组群文的异同。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不再束缚学生们的思维,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主体地位,为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结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诗群文阅读还仍处于实践推广的阶段,需要教师们用心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们的道路,只要勇于改革、坚持不懈,就会给学生们埋下一颗诗意的种子,培养他们对诗词与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郭瑞英.聚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9(10).
[2]朱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