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育人实践反思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苏春玲
[导读]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育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学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未来获得更好地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苏春玲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村小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育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学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未来获得更好地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国小学的育人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育人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提高,影响了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因此,对这些出现的问题作出反思,并给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对于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育人 问题 对策
一、小学育人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育人实践教育氛围缺失
        虽然许多中小学都特别设置了一个政教办公室,有一批育人实践老师和群众性社会团支部,但是大多数都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当时的应试教育条件影响下,这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组织机构都仅仅是一个摆设,根本就没有其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小学生的育人实践教育气氛的缺失。在部分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眼中,考试成绩分数至关重要,育人理论与实践性课程的分量远远超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淡薄的问题。同时,现在很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自身在教育中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这也是目前育人实践教育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二)育人实践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对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学校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来代理德育工作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师,使得育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并且,受到应试教学残留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关注德育教育,只注重教材中知识的传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德育教学的意识,这也是育人实践工作在学校内推广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育人实践教育途径单一
        育人实践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正处于摸索的阶段,没有详细和完善的教学流程和制度,缺乏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内容和评价机制也不健全,缺乏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育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有效渗透到各学科中去,依旧习惯于重复书本上的理论,应付了事,忽略学生的实践体验。这种教学方法野蛮粗暴,完全脱离学生现实,使原本丰富有趣的品德教育工作变得死板无力,完全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不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感受和素质提升。
二、提升小学育人实践教育实效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
        育人实践教学工作不是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工作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全校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其中,将育德育人的教学工作渗透到各项学科的教学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够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中,从而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有效发展。学校可以多将各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积极、正向、对人生具有教育意义的英文影片,比如:《阿甘正传》《风雨哈佛路》等这些主人公积极克服困难,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在人生路上执着追求、永不止步,勇往直前的奋斗。让学生受到感染,学会珍惜自己当下的良好环境,不断努力和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增加了解
        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不仅要有集体教育的工作,更要重视个别教育要落实到学校日常的教学中。同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如接受能力、性格、认知能力等。教师应在教育的同时耐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多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去询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乐于与之分享,增加师生感情,赢得学生的信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想法、行为影响最深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语行为都使学生都印象深刻。所以,为了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有效地落实家校联系制度,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公共努力合作,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促进他们品行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方式
        小学教学阶段,许多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元素,新课改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与育人实践要有效契合,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所以,教师需要将育人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长信,开展更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有趣的活动中,来深刻体会德育教学的主旨,理解并养成良好的品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一至六年级思想品德课堂主阵地作用,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一分钟演讲”“以案说法”等教学活动,注重校园“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着力形成“处处见德行、时时讲品行”的育人氛围。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带领学生走入社区和社会中,进行如“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清洁公共场所卫生”等一系列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场所进行课程学习。同时,结合各重大节日,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结语:
        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应该对小学育人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小学育人实践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军. 湖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J]. 青春岁月,2021(5):232-233. DOI:10.12313/j.1007-5070.2021.05.194.
[2] 董国平,刘香. 探索当代小学实践育人模式[J]. 文渊(小学版),2020(7):318. 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0.07.632.
[3] 刘小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2021(8):47-4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8.023.
[4] 黄素玲. 浅谈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J]. 新一代,2021,25(2):128-129. DOI:10.12242/j.issn.1003-2851.2021.02.105.
[5] 臧书起. 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行为失范及对策[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4):146-147,156. DOI:10.3969/j.issn.1671-9476.2007.0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