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萍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东关小学 724300
摘要: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读写结合的形式有:读中品味语言,扎实写的基础;读中发掘典型,模仿写的形式;有效补白,充盈写的内容;巧妙改写,丰富写的训练。
关键词: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 有效补白 巧妙改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重读写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
现行的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课后题、语文园地中也安排了许多小练笔,注重教材中读写结合点的挖掘,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定能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一、读中品味语言,扎实写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从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首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在阅读指导中我们可以用比较、想象、情感朗读等赏析方法,感知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及时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或朗诵、或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积累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语言表达中,在写作中积极大胆地运用积累的语言。
二、读中发掘典型,模仿写的形式
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无论是语言描写,还是文章结构,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如果我们能够善于捕捉这些有利因素,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语言的模仿。可以仿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也可以仿文章的特殊句式,如《花钟》一课,仿照文中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如《宇宙的另一边》一课,我们可以仿课文中的“当我 ,他是不是 ?”这样的句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学完《搭船的鸟》,可以出示运动员撑杆跳的视频,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用一连串的动词写一个片段。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达技巧。
其次,可以进行典型段落的仿写。借鉴条理清晰的课文或典型段落,有的放矢地设计读写结合,就能使学生的表达言之有序。如《赵州桥》一课,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巧用过渡句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大特点。每个自然段的叙述也是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式。全文脉络清晰,过渡自然,特点突出。这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我鼓励学生从身边熟悉的景物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来写,先抓特点,再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练笔。因此,孩子们写出的片段或篇章特点突出,条理清晰,言之无序,言之有物。
三、有效补白,充盈写的内容
在具体语境中揣摩人物内心,描摹人物心理进行补白。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最能反映两人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它们是培养学生表达的最好材料。 教学时我让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人物语言背后的心理活动,讲述人物的心里话,即加深了对人物的认识,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真情流露处补白想象,要让学生放飞想象,与作者和文中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课文结尾粗略地描写了40年后美惠子一家从日本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结尾之处语言不多,此时我让学生通过补白来表达美惠子对聂将军的那份敬佩与感激。
省略号,感叹号等标点给文章留下了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巧抓标点填补空白也是读写结合的生发点之一;有些课文语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补白;还可以对主题深化处进行补白;对文本高潮处进行补白等。这些训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其语言驾驭能力。
四.巧妙改写,丰富写的训练
改写就是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它有利于训练学生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同一内容的能力。把不同的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特别是将古诗、文言文、诗歌改为记叙文。如教学《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我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诗歌改写成一篇文章,诗歌本身丰富巧妙的比喻句、拟人句为学生的语言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学生的补白和想象,改写后学生的语言灵动,描写细腻,文章生动而有趣。写着写着,还激起了部分学生写诗的欲望,他们模仿文中的表达方式,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童年乐趣。
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一扇窗户,也为孩子的写作架起了教一座桥梁。从读到写,读中仿写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让孩子们享受语文、享受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有效提高作文能力。让阅读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天地,让写作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放飞个性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