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张晓芬
[导读]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0-6岁幼儿的教育。
        张晓芬
        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0-6岁幼儿的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幼儿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其专业化成长,使幼儿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困境;解决策略
        一、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原因
        (一)缺乏对未来的明确目标和可行规划
        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由于阅历较浅,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法立即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化,使得在工作中会出现一种慵懒懵懂的状态,导致丧失工作热情,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此外,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作用,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差距
        理论知识只是存在于课本上固定的文字,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困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阻碍。
        (三)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不足
        青年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时,无法很好地驾驭课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幼儿的思维没有固定模式,而教师缺乏经验,在备课时往往按照固定的模式,无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应对幼儿的变化,不能够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使得课堂成效大大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要做出努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快速引领幼儿进入到学习之中。
        (四)参加进修学习机会较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青年教师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要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学习,以便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置以及经费、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外出参加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技巧和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二、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
        (一)提供学习平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紧跟时代的要求,注重对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与培养。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不足,帮助她们从自身出发,制定个人成的眼前与长远规划,明确自身成长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制定教研计划,丰富教研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评优”、“一课三研”、“青年教师汇报课”“片段教学”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在日产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开展真教研,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人人成为教研的主人。例如,在教研活动中,打破由教研组长主持的惯例,采用轮流的方式,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该活动的主持者,提高其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在每次开展教研活动之前,要提前告知教师本次活动的主旨内容,让教师对其有一个了解和准备的时间,为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活动开始时,让教师与教师进行经验的共享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共赢的目标。
        其次,幼儿园以园内“品读会”为载体,开展“读书促我成长”活动,继续丰富“好书推荐”的形式,增加美文鉴赏、共赏好文等、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多为青年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园际交流,开阔眼界,达到共赢的目标。
        (二)以学科中心组开展传帮带活动
        配合市教师进修学校,以《指南》《纲要》精神为指导,成立由幼儿园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科中心组,以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教育教学和游戏活动中的问题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研训一体式”、教师技能大赛”“网络直播”等活动,对不同等次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如,提升0—3年教龄的职初教师对省编教材的解读与应用能力;提升教龄3-5年的教师对创造性游戏活动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评课能力等。为不同层面的教师组建不同的研究团队,形成教师成长梯队,开展分门别类、有的放矢的研究,使得不同层面的教师获得“传帮带”的机会,在各自专业的“最近发展区”里获得成长。
        (三)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科研能力
        教师是《纲要》的实施者,解释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力军。课题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升科研能力,反之又可将课题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转变观念,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逐渐有深刻的理解,提升理论引导实践的能力,培养善于总结、勤于实践和反思的品质。
        综上,幼儿园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者,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幼儿未来在性格、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除了自身努力,幼儿园也要尽可能地为她们搭建各种平台,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创新教研,努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促进个人专业化成长和学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注:本文系三明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专项课题“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ZXKTM-1833)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协同互助下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探索——以梁丰幼儿园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0):117-119.
        
        [2].《华夏教师》招募“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青年通讯员”[J].华夏教师,2015(1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