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 65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事业也逐渐加大了改革力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们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本文对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渗透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多角度论述,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树立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新课改;渗透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除了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育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地改进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目前,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概述,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首先,语言建构。通过运用学习到的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将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其次,思维提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优秀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强化学生的文学底蕴,为实现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审美鉴赏。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可以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创新,最终学会自我创造。最后,文化传统。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
培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含了四大方面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渗透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地理解,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
三、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没有结合现实
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学更加重视于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导致大部分学生只关注考试成绩,在实践能力和意识上非常薄弱。这就导致对于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无法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对语文教学价值地发挥有较大影响。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当前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能够灵活、合理运用海量的教学资源,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但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限制。此外,教师在拓展活动的时候,没有营造合适的情景,导致学生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无法充分理解。
四、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转变,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要结合教材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语文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授统编版教材《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高中生了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就通过课本剧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文中的人物形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长期下来,学生能够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充分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教师要合理筛选课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桃花源记》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的内涵,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生哲理进行理解表达,以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看待问题,明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课堂氛围,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灵感,激发出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都需要氛围的刺激。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教学提问内容,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灵感。
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文章寄托了作者的哪些情感?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的秋?”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在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能够认真阅读这篇课文,明确作者对北平秋天的眷恋和向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者的角色,让课堂保持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良好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要将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语文学习效果得到大大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多媒体技术等,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荷塘月色的美景,之后根据自身储备的词汇拓展课文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让小组 成员共同或分别进行仿写和扩写,让学生充分思考有深入地理解之后再想象画面。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还能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在开展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并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等,将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发挥出来。并且,还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转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断提升高中生的文化、审美、思维和语言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魏本亚.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高考变革实践逻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20(01).
[2]陈军.立足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与行动路径[J].课外语文. 2019(06).
[3]张琦琦,王金香.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