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明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广东广州 510900
摘 要:会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筛选出来解决问题,从而使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内化新知识,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同样也是衡量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本文着重从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展开论述,为提高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学习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帮助学生更顺利地渡过小升初阶段,我们学校尝试在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逐渐引进深度学习的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能够把握语文知识的核心内容,并且找到语文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养成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因此,我校在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工作中,指引教师既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要挖掘学生潜能,是学生学会高效率获取语文知识。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都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抓不到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也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导致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脱节[1]。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学习氛围也比较沉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过于重视教学进度和教学成果,并没有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核心内容,教学的整体局限于知识表面,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造成一定程度的约束。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我校提出加强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实践应用的课题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研究发现以下的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1.学会分层次讲解知识内容
在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首先就需要教师做到将知识内容划分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在讲授知识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同时要充分顾忌学生的个体性与差异性,确保扩展的知识可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益[3]。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而后对学生不懂的生字新词进行重点教学,当学生全部掌握之后在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熟练掌握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出等方式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出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其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如宇宙之中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宇宙中很多科学奥秘等,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并且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不能为了追求知识的深入而造成学生在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会严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学生未来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学习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核心,时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发展。
2.着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打破“标准答案”的常规,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畅所欲言,从而锻炼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这种方式能够更深入的有机整合教材内、外部的教学资源,使小学语文课程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知识内容时,让学生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后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地球概况的,最终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疑问,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如,人类地球持续造成伤害,严重威胁到自身生存环境,我们能到别的星球去生活吗?既然不能那需要我们以后怎么做?利用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结合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不断扩展,极大程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语文课前预习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什么,我就学习什么,知识的来源只能是课堂。长久以往的持续下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过于死板,思想被固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语文课前预习,在获取新知识时能够发现之前掌握的知识,在已知中寻找未知,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还能够相应的减少心理障碍[3]。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初步了解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激发自身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指导,若仅靠学生盲目的进行预习,会使课前预习没有任何意义。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课前预习练习,让学生了解作者沈从文和腊八粥的由来,而后查询相关资料阅读作者冰心的《腊八粥》,等到在课堂中的时候让学生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预习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框架,让学生在预习中有迹可循,才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通过教师分层级讲解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加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盼盼.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71-172.
[2]闫影影.深度学习 点亮课堂——部编教材背景下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J].学苑教育,2021(08):13-14.
[3]黄锐.深度学习理论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