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鸿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钢琴教育的受教育群体逐步扩大,启蒙课程体系也形成了逐步完善的发展趋势,教师在对幼儿这种教育对象开展钢琴启蒙课程时,不可盲目进行技巧方面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先提升幼儿对于钢琴的兴趣度。本文结合现代钢琴启蒙课程开设情况,研究如何提升幼儿的兴趣度,使钢琴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课程;兴趣度
引言
钢琴传入我国的时间很早,但是钢琴教育起步却相对偏晚。对于幼儿而言,钢琴教育具有极强的复杂度,教师需使幼儿形成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要保持对钢琴的兴趣,只有维持较高的兴趣度,幼儿才能在钢琴课程中长期保持主动性,否则钢琴教学将受到在阻碍。进行钢琴启蒙课程时,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顺应教学规律,强化钢琴课程对幼儿的吸引力。
1把握幼儿的学习心理
幼儿处于学前期,其能够实现身心的协同化发展,钢琴启蒙教师必须要对幼儿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变化有精准的把握,大部分幼儿在约5岁时,开始发展精细动作,因此这个年龄的幼儿是比较适合学习钢琴。在启蒙初期,教师不能忽视兴趣培养方面的工作,幼儿观看到教师的钢琴演奏行为,或者听到钢琴音乐后,可能会形成兴趣,随之产生创造优美声音的想法,然而在学习中,这种兴趣可能会减弱,主要是因为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过程相对单调,幼儿的性格不稳定,如果缺少教师耐心引导,可能会就此放弃钢琴的学习,启蒙教育也随之失败,教师要依托幼儿的心理特点,将钢琴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通过兴趣来驱动幼儿练习掌握钢琴演奏方法。
2使幼儿形成乐感与音感
钢琴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钢琴演奏方法,演奏乐曲,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形成乐感与音感,掌握音乐语言之后,幼儿可抵达更高的钢琴境界。教师通过引导使幼儿能够更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自觉地在嘴上哼唱喜欢的旋律,教师发现这种行为后,不应制止,而是鼓励幼儿勇敢地哼唱,以便于日后能够从模仿过渡到创造。在日常的音乐学习中,可以让一些乐感较强的幼儿随意哼唱,教师用钢琴演奏出来,并把幼儿即兴表演的音符完整地记录,让幼儿在心灵与钢琴之间创造联系,更多地用钢琴来表现内心世界。虽然乐理知识是幼儿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技术训练也是熟练演奏的必经之路,但是启蒙教师不应只考虑这两方面学习内容,而忽视幼儿的创造能力。在进行练习曲演奏时,幼儿需专注地倾听,教师的示范演奏完成后,可先不安排幼儿立即学习演奏方式,而是模拟旋律轻声哼唱,形成一定印象之后,再弹奏,教师注重挖掘幼儿身上潜存的艺术潜质,教学不能止步于钢琴,应更多地着眼于音乐教育,以此使幼儿成长为音乐人才,而不只是会演奏钢琴。总之,在乐感与音感培养中,教师需让幼儿更多地进行思考与感受,乐感、音感形成之后,演奏钢琴的难度也随之降低,符合兴趣教学的理念。
3安排幼儿进行音准练习
结合幼儿钢琴教学经验,可知部分幼儿的音准比较差,五音不全的问题可能会限制其在音乐领域的发展,钢琴教师可以尝试与家长沟通,给这类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纠正音准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在生理方面出现了听觉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可能在要在钢琴方面止步,以免浪费时间却难以达到应有的演奏水平,幼儿的自信心也会因为钢琴而受挫,可以尝试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但是大部分幼儿存在的音准问题都是可通过训练得到纠正的。
针对幼儿听力方面的问题,可借助多种方法进行改善,首先可安排听音练习活动,快速提升幼儿的听力,考虑到幼儿在对外部世界进行了解时,往往具有充足的好奇心与自觉模仿的能力,教师可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让幼儿对看见的事物的声音进行模仿,如电话铃声,不同交通工具的声音,水滴落的声音,注意区别不同的声音节奏与声音的变化,使幼儿的耳朵能够长期保持积极的状态。教师可在钢琴课堂上呈现出多种音色与声源,如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让幼儿识别音色,对音的长与短、快与慢以及强与弱进行判断。在形成一定的声音模仿基础后,可尝试唱音阶,逐步模仿单音与音组,最后掌握实名唱法。钢琴教师需结合幼儿独有的学习特点,为其选择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尽量简化钢琴学习方法,如通过节拍来帮助幼儿记忆钢琴学习内容,对钢琴理论进行形象化与具体化处理。比如在讲解音阶概念时,可以让幼儿将其理解为台阶,但是要与台阶有所区别,台阶是统一均匀的,但是音阶存在变化,唱到指定音阶后,教师可以打拍子,位于差异部位的音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就像高度偏低的台阶,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理解。
4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水平
幼儿进行钢琴启蒙学习活动,往往并不只为了掌握钢琴演奏方法,而是以钢琴为媒介,使幼儿拥有艺术欣赏能力,对艺术美进行感知、欣赏,并拥有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符来创造美好的艺术世界,幼儿在成长中拥有这种能力,不仅能够提升综合素质,还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来自于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则要形成正确的幼儿启蒙教育理念,给幼儿带来更优质钢琴启蒙环境,对幼儿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幼儿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理论,将钢琴教学与幼儿启蒙引导融合,在幼儿学习钢琴的不同阶段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减少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压力与紧张感,让幼儿将钢琴与美好的情绪联系起来,让钢琴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以免幼儿对钢琴产生抵触心理,让钢琴演奏充满快乐,满足幼儿的快乐学习需求。
5创新钢琴启蒙教学方法
提升幼儿对于钢琴这类音乐课程的兴趣度,教师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极为必要的。让钢琴教育生活化是一种很适合幼儿的方法,比如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可在家里播放音乐,让幼儿习惯钢琴曲的存在,以此受到熏陶,逐渐形成更强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奏示范,不可将学生禁锢到琴凳上,而是让幼儿更加自由地在钢琴课堂上表演,可伴随着教师的演奏手舞足蹈,对情绪进行调节,形成轻松的钢琴教学氛围,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接受钢琴教师所传授的乐理知识,教学效果也可达到最佳,保持幼儿在钢琴学习与演奏中的活力,教师需要得到幼儿家长的配合,使钢琴教学活动保持连贯性,可将一些方法告知幼儿家长,使幼儿在家庭中也能够进行钢琴学习,比如在每晚睡觉前,给家长唱乐谱,以加深记忆,当幼儿在家人面前进行钢琴表演时,及时地给出正面反馈,满足幼儿的成就感,让幼儿真正地从钢琴表演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感。让幼儿通过钢琴进行表达,如选择不同的旋律来表现自己的情绪,以此来建立自身与钢琴之间的联系。
另外在位幼儿选择钢琴启蒙教材时,要保持多样化的教材风格,通过画面、声音以及触感等方面来对幼儿的所有感官加以调用,让幼儿在不断地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对钢琴始终保持新鲜感,不会绝地枯燥,分散注意力,兴趣度也能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结语
幼儿学习钢琴有一定的优势,其可塑性较强,感知能力也能够实现钢琴启蒙,但是在意志品质方面还存在欠缺,在一些课程中,可能无法快速领悟教师提出的观点,或者完成教师的任务,钢琴教师要始终对学生的兴趣度进行关注,通过多样化的钢琴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使其在音乐领域可以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丽.试论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J].歌海,2018,0(6):
[2]雷婷婷.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J].北方音乐,2019,(16):192-193.
[3]吕仲华.浅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7,():54-55.
[4]杨朝忠.谈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科学引导[J].凯里学院学报,2018,26(4):145-146.
陈鹏鸿,男,汉,泉州,讲师,本科,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