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辽宁省瓦房店市新启小学
摘要: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的有声形式“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有机地融会朗读教学法,完善朗读教学模式,为阅读教学增效。朗读教学中,范读、结合文章内容读、抓重点段落、背诵是几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定能获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层层推进的过程,作为小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改进以往传统的朗读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为核心,加强朗读兴趣培养,来达到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加入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感知多彩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意去认真投入地朗读。小学生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十分专心地去做某件事情,朗读也不例外。因为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很难快速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不过这个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假如只是单一的大声读,一起读,个人读,就会非常枯燥乏味,学生对朗读必然会缺少热情和兴趣,从表面上看学生都在朗读,而这些朗读却停留在“声音”上,不能声情并茂的表达,因此也达不到最佳朗读效果。在有些时候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但不能很好地用情景交融去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因此提高朗读的表现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言丰富多彩的内容。
二、其次要形成有特点的朗读方式,丰富朗读形式
从朗读的表面上看形式非常单一,但事实上形式却是非常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时要尽量丰富朗读形式,使朗读形式多样化。在提高学生对语言领悟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词语的精练及活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在语文课文中经常会有特殊的语句,对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改变句型之后再朗读,比如祈使句、感叹句等。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自豪骄傲的情感,而且又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语句的特点。
在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朗读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视学生学习情况、课文特点而适时采用配乐朗读,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人们的感情,经典的文学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和谐结合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课文中叙述的优美意境,同时,再定期举行一些诗歌、散文朗读比赛或朗诵会,丰富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形式。
三、创设情境,进行分角色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通常会对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体现出更强烈的兴趣,而这一类文章则更适用于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分角色朗读。一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够在分角色朗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挑选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读的角色,学生自然会倾注更多的感情;其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朗读的主体,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完成的,而任何一件事只要决心去做就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朗读也是如此。既然进行分角色朗读,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多感悟,找语感。当学生准备充分,想要小试牛刀时,也要为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读展示;最后,教师也参与其中。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旁观者,而要设身处地地参与其中,可以读一个没有学生愿意读的小角色或旁白,篇幅无需多长,这也是充分展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于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授《比尾巴》这篇课文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小组内部自由挑选角色,并练习,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配合最为默契,整体朗读水平最好。这样一来,有了竞争的压力,学生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都不想给自己所在的小组拖后腿,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传授朗读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往往能够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比如:重音。什么地方应该加重语气来读?引导学生在自读时为它们加点标明;停顿。什么地方应该断句,又该停顿几秒,引导学生在自读时用分隔号注明;语调变化,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文章的语气也要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争取与作者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结束语: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技能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充分利用利用教材,采取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进行朗读,
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能力,强化他们对朗读情感、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并最终达到促进他们语感能力的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盛其峰.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微探[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10).
唐雪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0).
东素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