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展微写作,促进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丘苑
[导读]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育行业当中所有的内容进行了创新,而语文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写作
        丘苑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华田家炳小学  514150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育行业当中所有的内容进行了创新,而语文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写作,尤其是在进入了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当中,不仅教育行业当中加强了对于语文写作的重视程度,各方的视线都集中在语文的写作教学上,不仅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并且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教学要求,在这一前提下微写作就开创教育模式的先河,促使人们了解了写作教学的意义与背景,从而充分运用微写作加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微写作;写作教学;语文应用

        引言: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环境当中利用微写作是加强语文读写方式转型的最佳举措,在如今网络信息时代发展迅速的环境当中,人们对于读写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书本教材等内容,更多的科技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以手机电脑为载体的新型读写媒介为学生的微写作以及语文写作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微写作也正是为学生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微写作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一、微写作的教学意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微写作主要是针对于教材或课文当中的教学片段进行模仿写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当中建立微写作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在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微写作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主题鲜明的特点,这样的优势特点能够帮助语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创作形式较为灵活,能够为学生营造各种各样的创作环境,在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应用微写作,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缓解由于写作带来的恐惧与压力,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通过在各种环境当中的不断练习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提高应用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创作热情,从而充分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1]。
二、微写作的研究背景
        写作是个亘古难题,永远是最令人头疼的话题,写作难,批阅难,学生面临写作如临大敌,满面愁容,如临大敌,半天举笔不定,写不出一个字来,临到上交作业之时,胡编乱造,前言不搭后语,由此种种,写作存在的问题不外乎是“空”“乏”二字,基于此种原因,微写作能够在详细的细节当中抓住学生写作的痛点从而改变这一现状。
(一)传统写作当中文章内容空洞
        在以往的小学写作课程当中之所以会出现文章空洞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文章主题不明确,其二是文章内容缺少材料。文章的灵魂是主题,主题能够确定文章的起点与归宿,一篇文章如果不存在主题,就会像一个躯体没有灵魂一样,就不可能有生命和活力的存在,更不可能具备供人欣赏的功能。由于在传统意义上的写作中篇幅与字数都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促使许多学生的写作态度不够端正,应付差事,纯属敷衍,总是带着需要完成作业完成任务的心理来进行写作。在动笔之前并不思考,也不构思,写作过程中打无准备之仗的情况屡见不鲜,提起笔胡编乱造,根本不确定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主题,只要想到了什么有关的话都随意编写,胡堆乱拼,直到凑够了字数上交了事。有些学生写到最后忽然顿悟,觉得文章没有中心,就开始走捷径,直接在篇末加上个点“睛”之笔,写上类似“所以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告诉读者,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原来是这个,确实是过于牵强。另一方面,传统的写作教育当中不能结合丰富的内容创作文章,在小学生的日常写作中,学生经常用一些空话来填满整篇文章,例如一些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口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诸如此类的,学生们自认为声嘶力竭的呐喊就能够使文章看起来更丰满更有血肉,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越喊越让读者觉得文章太假,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二)学生语文积累不高导致文章过于乏味
        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素材乏味无新意,另一方面出于学生的文章语言匮乏,在作文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节和故事,比如写同学就是乐于助人,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爷爷推车,送小孩回家。

像这种类似的情节提笔就写,很容易造成全班五十个人,四十个人写的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有这些故事中不同的姓名和发生时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眼界不够广阔,并且传统的写作模式中长篇累牍的写作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能将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难以形成较好的文学素养。而微写作针对于以上两种问题都能够有效的解决,微写作不同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其能够将学生的生活充分的融入到写作的内容当中,将学生的所见所感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较多,并且丰富了写作的经验,对于为微写作的兴趣只增不减才能为语文的实际应用水平打好基础[2]。
三、微写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模仿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最常见的天分就是模仿,小学生独特的眼界与学习能力造就了他们在创造能力并未完全发展的时候能够应用模仿能力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而小学的语文写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最需要的就是通过仿写加强训练,这是培养学生从阅读到独立写作最佳的训练方式。
 1.对照模仿
        这样的模仿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种模仿对象的观察研究从而获取此种类型的具体特点,微写作中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参照一篇范文当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细节上的深度模仿,例如将《景阳冈》当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模仿下来,并且也可以对于其环境加以模仿,例如是什么样的夜色,风是怎样的刮,树林的阴影是怎样的,都可以进行描写模仿,如“武松抡起沙包大的拳头”在小学生的作文当中可以描写“与人打架的时候,那人举起砂锅一般大的石头。”不求字数如何的多,只需要将一个情节当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复述下来,那么学生自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
 2.借题发挥
        相较于对照模仿来说,借题发挥就要求学生能够更多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模仿照搬,而是能够对于所接触的片段进行深刻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将自己的感悟结合在文章当中,例如在文章《祖父的园子》当中祖父与“我”玩耍嬉戏的场景引人深思,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回想起自己的祖父祖母与自己相伴成长的画面,在生动的语言当中勾勒出如同“我与祖父”的美好画面,将更多源于自身的感情融入到文章当中,为文章注入了生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将两种相同的事物进行对照描写,他的“祖父”和我的祖父,二者之间的不同和相同的故事,写进作文里。
 3.改写
        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变叙述的人称,让学生在文章的第一视角当中阐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文章当中的感情,将叙述的方式进行转变,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古诗,例如《村晚》这首诗,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叙事的描写方法将古诗当中的故事完整的描绘出来,将复杂深奥的古诗转换成浅显易懂的文章,细腻生动的将景物描述出来,并且将自身的感情充分融入其中,还可以将篇幅短小的古诗进行扩写,将诗句中不能完整表述出的内容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叙述出来。例如作者回家晚了发生事情,或许是没有饭菜吃等通过学生的想象加以描述出来。
(二)发挥想象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当中很多的课文结尾都会制造留白的空间,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微写作当中也可以积极利用这一点进行创作,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中留白的部分进行续写,例如在《祖父的园子》的结尾写到“我”拔草冒遮在脸上就睡了,那么在“睡着”之后“我”又会不会做梦呢,又会梦到什么呢,这就留给读者广阔的遐想空间,是以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为后续的故事展开微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教育改革的狂潮当中语文写作的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在开展微写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认识到学生在传统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微写作的必要性,从而从教材当中的细节出发,建立更加详细的微写作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写作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慧.合理开展微写作,促进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49+91.
[2]马静.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
[3]毛玲玲.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