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孙丽芬
[导读] 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时期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教学主要是发展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孙丽芬
        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小学  264319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时期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教学主要是发展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希望能将核心素养和数学科目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地去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更新一下当前的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数学学科教学方法,来调动起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更好地去提高学生数学科目的成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学生掌握好数学科目,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生活上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的教师既要追随现代教育的改革,又要有创新性,在小学时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还是提高这个时期的学生有关于数学的思维能力和这个时期的学生智力的关键时刻。随着时代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进行改变,来提高教师教学的水平,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教学课堂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中,比较的笼统,对于大部分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就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是有困难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构建高效的数学学科教学课堂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来对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创新,调动起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学科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1]。
        二、关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课堂的近况
        (一)教学内容太过枯燥
        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都是看着教材,太过于枯燥,没有创建一个有活力的教学课堂环境,教学氛围如果太过于死板、无趣,小学生也就提不起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致。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去关注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少,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也不会去找教师去帮助自己解答疑惑。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有些教师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并没有依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也没有明确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也就很难建立起高效的数学学科教学课堂。
        (二)教学模式落伍
        在之前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在教学讲授中处于一个主导者的地位,很大一部分的是小学数学教师,致使学生并没有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有关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经验,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到课堂当中[2]。学生如果对数学学科提起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课堂上主动地去和教师互动,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师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将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融汇到数学学科教学课堂中去,学生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充足了兴趣,也就对学习数学学科产生了兴趣。
        (三)忽视学习需求
        小学时期的数学难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这对于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在一些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课堂里,教师对数学的教学都是采用题海战术,并没有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学科进行过多的引领,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很是起劲,但是学生却提不起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感情,数学学科的教师便不能提升数学学科教学上的高效性。
        三、建立高效教学课堂的方法
        (一)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提升数学学科教学上的高效性,那么就要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具象思维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更喜欢直观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创建跟数学学科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学科的热情[3]。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上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个有关教学内容的小情节,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来导入课程。在一个偏远且安静的森林里,两只兔子在小森林里追逐打闹,十分的开心。就在这个时候,一辆汽车开过去了,掉了两个箱子挡住了他们去玩耍的路。一只松鼠问哪个箱子的体积最大,一只兔子说装糖果的箱子的体积最大,另一只的兔子说装牛奶的箱子体积最大,后来两只兔子争辩起来了,便去找大象评判。那么大家能帮大象想一想是哪个箱子体积最大呢?教师建立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便提起了学生的兴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会得到两种答案,就可以顺着这个机会导入课题,带着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情境创建,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探究式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和学生建设和洽的关系,又要确保数学学科教学上的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去探究数学上的问题,以提升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的能力[4]。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上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内容的时候,小丽家附近的百货商店举办了打折活动,小丽的爸爸买了3袋豆粉,回家后看到每袋豆粉中都有一张卡片。第一袋:赠送1/2袋;第二袋1/4袋;第三袋3/4袋。1/4+3/4=1,那么1/2+1/4等于多少呢?小丽的爸爸一共中了多少袋豆粉呢?
        又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上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的时候,一家新餐厅开张了,第一天价格上写着每人5.00元,可是没有一个人;第二天变成了0.50元,客人变多了;第三天变成了0.05元,客人越来越多了。小数点往哪边移动了?价格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可以创建相关的情境并且和学生一起去解答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对于数学内容的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问题,一起解决问题,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疑惑当中。
        (三)结合教学资源
        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时候,不只是为了去学习数学学科的概念,更是要让学生去了解和熟练地运用数学学科的知识。然而这是需要各个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结合不一样的数学教学内容,适当地去加入相关的数学教学资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计算水平开始,协助学生剖析有关于数学的数据,从相关资料里提炼出重要的信息,再进行相关的转变,变成学生最眼熟的问题,最后再找出有关于数学教学内容里相关知识,提升数学对于数学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精确地完成数学疑惑,以来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水平。
        (四)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放正自己在数学学科教学上的位置,不能抢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要让学生主导数学学科的课堂。在数学学科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现实中学生所熟悉的物品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要去指引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和摸索数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有关于数学的思维能力,提升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缓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的气氛。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不是弹指之间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慢慢浸入的。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的高效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是一个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历程。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努力地探求恰当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去策划适合全体学生的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在提高小学教学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又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No.593(07):125.
[2]胡丽玲.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2):35.
[3]李星辰.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3):248.
[4]杨舒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000(002):P.113-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