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
兴宁市第一中学,广东 梅州 5145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是基础数学能力之一,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核心素养,要求小学数学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围绕着运算能力对学生的作用展开了分析,还进一步探究了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帮助培养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逐渐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重要性;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运算能力是基础,它不仅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孩子的核心素养提高也相当重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也成为了老师教学导向,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等,在核心素养引导下,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基础能力,需要注重对运算能力培养,这样才能够帮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实现飞速进步。
一、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运算能力直接决定数学水平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数学这一门学科,主要考察的就是运算能力,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如果大楼的根基打不牢,也就没有万丈高楼平地起了,数学成绩“仰仗”的就是运算能力[1]。
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老师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透过数学现象,发现本质与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而数学思维也是在运算能力的基础上的思维,如果一个学生数学思维再好,但运算能力不足,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学生对做鸡兔同笼问题非常得心应手,但是一个计算错误,成绩还是相当于0了。
运算能力不仅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的学生运算能力不高,直接导致数学素养下降,慢慢地就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这样使其运算能力更差,从而进入到了“运算能力不好——数学素养下降——数学学习热情丧失——运算能力更差”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
(二)运算能力影响到核心素养
现在小学的教育融会贯通,数学不仅只教数学,还牵涉语文阅读理解等;同样的,语文也不仅只教生字词拼音,还涉及数学的简单运算等。如果数学运算能力不强,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
数学运算能力还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足,跟着父母上菜市场买菜可能会得一堆糊涂账;想帮父母算算他们的工资该如何交税但怎么也算不清;就连周末和妈妈去商场购物却搞不弄商家的优惠措施……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空谈,如果学科基础不好,还有何核心素养可谈?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不能忽视数学运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老师认识不足
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认识不足,他们觉得这是学生应该会的,即使一年级不会1+1等于几,但到了二年级自然而然地就会了,不用过分苛求。还有的老师认为,学会钻难题、怪题,就是聪明的表现,就会大夸特夸学生,而对于其运算上的错误当作看不到,选择性失明,认为运算错了只是不细心、太马虎,“如果下次再认真一点儿就不会错了”。
(二)学生投入不够
老师轻视学生的运算能力,无形中也让学生对其运算动力不够重视,对运算愈来愈懈怠,他们觉得运算能力提高与否无所谓,运算太枯燥无味,没有任何成就感可言,所以对运算能力提高的投入非常不够;还有一部分学生比较懒惰,做题时只考虑思维,没有计算的步骤,甚至连答案也懒得写;有的学生受到挫折多了就失去了信心,一次两次运算不达标,渐渐地就失去了信心[3]。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小学数学的运算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多鼓励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感兴趣,才能对这种能力有探索欲和征服欲,提高小学数学的运算能力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喜欢做运算,就想把运算做得既快又准,从错两道追求错一道甚至错0道,乐享其中,沉迷于计算无法自拔,慢慢地对整个数学学科的兴趣就会大增。
老师要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非常重视,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可以开展一些“计算小能手”比赛、口算大赛等,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让小组与小组展开竞赛,男生和女生开展比拼,鼓励竞争,比出胜负。
老师还可以多创新课堂模式,比如讲乘法运算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开展,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起大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内容和形式都得以丰富,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 从口算入手,笔算是关键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掌握技巧,比如刚开始老师可以从口算入手。口算是基础,学生都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比如看到简单的数学运算,答案能马上脱口而出。
笔算是关键。有的学生口算能力很强,但笔算跳步骤现象严重,在笔算时容易出错。笔算需要反复训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训练笔算,比如布置10道计算题,前三名全对的给予适当的奖励等。同时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算、估算等,他们都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三)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运算技巧
数学运算能力,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比如在运算上,常用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一些加法和减法、乘法、除法的性质等都要掌握得滚瓜烂熟,只有在基础知识熟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运算能力的提高[4]。
除了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凑十法。比如在计算19x38时,可以换为:(20-1)x(40-2),然后再运用相应的分配律、交换律等进行运算,这样就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都能大大提高。
(四)日常做好把关,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运算能力不强,而是太粗心所致,比如把“+”看能了“-”号;明明列竖式时都写得对,结果抄答案时抄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老师应该多教育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这样运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有在小学数学运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帮助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实现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钱桂荣.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中学数学月刊,2021(01):8-11.
[2]陈洋.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20(17):136.
[3]卢坚晓.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