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梦莹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小升初是教师与家长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重视对小学生学习心态的培养,实现小学与初中的良好衔接,指引教师树立准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心态,实现数学知识的良好衔接,对学生的创新认知和意识进行培育。基于此,本文就小升初学生数学学习心态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升初;学生;数学;学习心态
针对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与乏味,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时会感到恐惧与烦躁,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小升初时期。学生的课程量增加,并且知识难度也增加,学生难以适应数学知识学习。在此情况下,在小升初过程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指引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活动中,指引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方法,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实现数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数学课程属于基础学科,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七年级的数学知识应该是小学时期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由于学生进入到比较高的年级,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小升初时期,数学知识点之间紧密关联,要将数学课程知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在实际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在低年级知识点的前提下进行。在此情况下,学生应该经常回顾,保障数学知识点之间实现良好联系,将数学课程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条件,培育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的新课改大环境下,教师在小学教学时,应该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点的教学,而在初中教学的时候,要重视知识迁移,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数学思维,保障课程活动的顺利进行。针对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知识点而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面积与周长等,运用简单的解方程方式,更好的处理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其内容主要是单一的数量关系,经过数形结合的方式,重视培育学生的数学知识点归纳水平,强调对他们发散思维的培育,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在学生进入到初中时期以后,数学课程的教学过于重视培育学生的数学技能,如,问题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等,之后培育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凭借实践运用活动,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培育,实现数学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拓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良好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也是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心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经过高效合理的沟通,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让他们在自我意识当中提升思维认知。而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时期,不管是思想认知,还是心理特点等,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如若此时教师忽略了和学生的良好互动交流,很难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被忽略。
由于学生属于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表现并不一样,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经常走入学生的心里面,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指引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心态,使用科学合理的交流方式方法,指引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突破自身,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习方式方法的革新。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使用沟通技巧与方法,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他们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圆柱与圆锥”的时候,要重视自身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互动,保障小升初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指引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中,强调对学生素养的培育,指引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指引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发展而言起着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
在当前的数学课程活动当中,为了实现小升初,保障小学和初中的良好衔接,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保证小学与初中生之间的良好衔接。然而,在当前的小升初数学课程活动中,针对学生学习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要将具体的对策落实在实处,强调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由此方面着手分析。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会跟随学生年级的改变不断变化,促使数学课程知识展现出系统化特点,促使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进而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的时候,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经过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学习的质量与成效。初中时期的数学知识具备系统化特点,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自学水平,养成良好预习的行为习惯。此方面习惯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需要由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数学课程活动实际展开的时候,要由学生的数学习惯着手,对他们的数学计算习惯进行培养,对学生不断进行培养与渗透。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百分数”的时候,要指引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指引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这对提升他们的学习技巧和数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针对小升初时期而言,教师应指引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并且把自身掌握的这些知识点应用在处理实际问题上,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运用水平,培育他们的实践能力。凭借这样的方式方法,指引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掌握更多知识技能,这对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小升初。在此情况下,教师在具体授课时,要保障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对于数学课程而言也是如此,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育,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掌握更多学习技巧,指引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经常钻研新课改知识,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满足,将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方法落实在实处,实现小升初之间的良好衔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鹏.培养学生最佳学习心态,达成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33):93.
[2]王芬.关于九年级数学学习与中考复习的心态探究[J].学周刊,2019(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