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磊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中学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是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情况,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目前的高中教育既要注重文化课教育,又要注重德育教育。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必须要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策略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就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具备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懂得明辨是非黑白,而且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其抽象逻辑思维逐渐从“经验型”逐渐过渡为“理论型”,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很难轻易相信他人,喜欢相互争论,然而容易以点概面,非常偏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中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这样才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可以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有贡献的人,进而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主要成因
(一)班主任自身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不能发挥榜样作用
论语中孔子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前,很多高中班主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自然无法发挥出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很多班主任虽然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不能养长发和染发、不能穿个性化的服装、不能玩手机,然而自己平时经常在讲台上玩手机。这样不仅无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且容易误导学生,导致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必定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忽视德育教学
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班主任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学中一味的看重学生考试分数,将考试分数当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教师自身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存在这种错误的认识,觉得德育教学可有可无,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种观点明显存在不足,学生的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思想道德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不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
(三)采用统一的工作方法,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都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不管是制定工作方法还是工作模式,都采用统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而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对于多数高中班主任来说,他们每天都完成大量的工作,尤其是高三班主任,面临沉重的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合的工作方法,这样必定就很难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对于高中班主任工作来说,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在班主任平时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经常与学生接触,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直接关乎到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将德育融入到班级平时管理中,需要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利用多样化的方法,比如:交流沟通以及言传身教等等,将教师的影响力以及魅力全面展示出来。并且班主任需要发挥引导者的职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实,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是鲜明的旗帜,班主任喜欢帮助人和敢于奉献的精神是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指向。并且班主任必须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德育主题班会,积极发扬以及传播校园或者社会上的优秀事迹,利用传播和树立良好榜样的方法,进而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重视德育教学
对于开展德育工作来说,高中班主任是重要工作者,只有获得高中生的尊重以及信服,才可以使德育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高中班主任除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主体,也是德育教学的保障者以及引导者,班主任往往是由学科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要完成很多工作,在备课与授课中需要有针对性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受到熏陶,对提高学生总体德育水平是非常有利的。班主任应该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规范要求,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专业的工作能力和崇高的德育精神对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以确保德育工作可以正常开展。
(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因材施教与以学生为本来讲,主要是指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每个学生采用恰当的方法,坚持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基本工作原则,充分体现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不管是人格还是思想,都在不断完善,所以在参与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自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要运用对话交流的途径与学生交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防形成极端的思想。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再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存在叛逆心理,对于该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合理制定多样化的策略,比如: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重视德育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变方法;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德育目标,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三观”,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亮.浅析高中德育工作的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7.
[2] 豆强.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20: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