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纠错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朱小丽
[导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读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导致作业中出现了很多错题,并且学生都将错题带到了考试试卷中,致使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朱小丽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读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导致作业中出现了很多错题,并且学生都将错题带到了考试试卷中,致使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避免学生初步了解题目就进行计算。在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减少错题的出现,进而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作业纠错;有效方法

        前言: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是反映、体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主要形式,能让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情况。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在小学中,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容不下半点差错。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比,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引导学生纠正错题。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课程中,不仅有大量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很多知识都是重点考试内容。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作业纠错,进而提升学生数学成绩。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改正态度
        课后作业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完成作业也不是结束课后练习的标准,改正作业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面对作业改正时的态度,要培养学生“作业改正比完成作业更加重要”的意识,避免学生为了完成改作业任务而去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业改正态度。
        例如:学生在做关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知识的作业时,多数学生都会有错题出现,而学生在面对错题改正时态度需要改正。有的学生认为错题改正就行,不用太注意,主要的还是完成作业;还有的学生书写不够规范,导致题目与答案对不上;还有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没有读好题目,致使答案错误。出现这些现象的学生基本都以敷衍的态度面对错题改正。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帮助学生怎么改正错误,而是要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改正态度。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以和蔼、亲切的口吻帮助学生之间改正错题,将学生做错的典型错题在电子白板上展示给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学生的名字,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随后,教师针对错题进行详细讲解,并且适当的让优等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练,以此激发错题学生的好胜心,会更加努力的探索正确答案。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改正作业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收获颇多,体会到成就感,进而逐渐树立正确的改题态度,会发现改正作业的过程就是收获更多知识的过程。
二、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业错题
        分析作业错题的方式有很多,分析错题的主要目地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是为了让学生找出自己知识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改正、完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时的作业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的情绪,可以让优秀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内成员寻求帮助,以此提高订正作业的有效性。优兼顾两头的同时,也不能遗忘中等生,教师要适时点拨,提高纠错的有效性。


        所以,在进行数学作业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分析中改正错题,订正自己的作业。
        例如:在纠正关于“分数的简单计算”相关知识点的数学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班级中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组成,保持每个小组人数在3-5人,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错题分析中。在每个小组中,先让做对的学生讲解自己的计算方式,有很多时候学生的做题方式比教师的还多,让学生针对做题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能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对数学题的解法、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然后,让小组中做错题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式,让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将这两种解题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错题的根本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改正错题,弥补错题学生的知识缺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中等生得到表达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纠正意识。同时,还为差等生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方式,为优等生创造了挑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还能促使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开阔。
三、构建作业错题本制度
        帮助学生纠错数学作业的方式有很多,其中“错题本”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心理学家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巧用错题本,构建作业错题本制度,可以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需要老师善于创造并有意识的培养,错题的有效利用就是一个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并且比较活泼好动,在课堂中出现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经常溜号的情况出现。所以,导致作业中经常出现一些错题,有的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有的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点。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构建作业错题本制度,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专门的错题本,将错题记录其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改正作业。
        例如:当学生在关于“小数与单位换算”知识点的作业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类似“1m6cm=()m;1kg25g=()kg”等类型的错题记录到错题本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积极讨论正确答案,以及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补充的作用,引导学生将正确答案书写到题目边上,并且将其中具有的知识点标注在题目旁边。错题本制度的构建,对于学生来讲益处多多,不仅能让学生将知识点记忆的更加扎实,还能在总复习阶段中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今后做作业、考试中尽量规避曾经做错的题目。积累错题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能让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能让学生在班级学生、教师的帮助下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错题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减少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改正习惯,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将自己所出现的错题总结在错题本上,从而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复习,将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并且,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作业纠错中,当学生出现错题的时候,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要认真、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分析错题的主要原因,让学生更加了解题目的内涵,促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作业,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苏云飞.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错误纠错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41.
[2]柏家胜.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评改中评语的有效运用[J]. 求知导刊,2019,(28):54-55.
[3]郑建伟. “数学医院”——想说爱你也容易——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纠错及评价的策略研究[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4):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