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钟铃
[导读]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钟铃
        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  重庆 402260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改革后教师应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因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结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几何分析素养;实践应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数学是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门学科,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之外还需要重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此,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探索,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每个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性的给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相当密切,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后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发现、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效,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
1.2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使学生更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发现元素直接的逻辑与数量关系,强化学生深层学习与理解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问题时以全新的思路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进入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提高学生专注力,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时刻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3]。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后对学习其他学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表学习中主动探索,解决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加强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的理清学习脉络,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探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2.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很多,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结合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学好数学学科一定程度上与其没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中为了考试而学习,并不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又或者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没有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比如学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时,笔者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小明同学生日的时候爸妈买一个蛋糕,妈妈给小明分了蛋糕的、给爸爸分了蛋糕的,给自己分了。同学们说一说,这种分法公平吗?同学们就这一问题陷入思考,之后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发表了建议,有学生认为这种方法公平,也有个别学生认为这种做法不公平。在此之后笔者及时给学生导入相关知识,学生掌握了分数相关知识并学会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4]。
2.2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几何分析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魅力,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但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给学生针对性的引导。以教学“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认识钟表这部分知识,因此已经掌握了钟面的基本知识。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笔者在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以5分钟为单位的读取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明确1小时=60分。在此之后给学生提供小闹钟,使学生借助这一学习用具自主体会小时与分钟的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时间。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闹钟为教具,在直接操作中强化对时间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几何分析素养。
2.3实践应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对培养学生数学分析以及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5]。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内容科学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将“抱一抱”的游戏融入课堂导入环节,正式教学之前邀请8名学生在讲台上绕圈来回走动,听到教师报出8以内的哪个数字就几个人抱成一团,不正确的则被淘汰。游戏接受后笔者与同学们一起分析,有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也有的同学单独一人,我们将其称为“余数”。而在探究余数与除数这部分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12根小木棒,要求学生分析用9根小木棒可摆几个正方形,用11根小木棒可摆几个正方形。在此之后提问学生余数能否可以为5或4,以此强化学生对余数概念的了解,明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联。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正亮.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解读[J]. 教师, 2017(25):56-56.
[2]曾晓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7(23):P.62-62.
[3]陈世良.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5):218-218.
[4]欧方力. 浅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11):133.
[5]何大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8): 87-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