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材优化处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张帆
[导读] 高中物理的教材优化处理需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教材实施相应改编,以此使物理教材更好地适用于课堂教学。
        张帆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定兴第三中学  072650
        摘要:高中物理的教材优化处理需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教材实施相应改编,以此使物理教材更好地适用于课堂教学。新课改下,新课程观以及教材观将教材当做“工具”,属于重要的一项教学资源,且教材通过被崇拜与依赖的对象逐渐转变成为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工具与手段,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教材形式的改变。同时,物理教师充分了解与把握教材是保证教材优化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因此,物理教师可将教材作为基础,超越教材,不断吸收学生的建议与意见,促进教材资源的功能性拓展,从而实现物理教材的真正优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材
        1 物理教材优化处理的涵义及其必要性
        1.1 物理教材优化处理的涵义
        物理教材的优化处理通常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教材内容实施相应的增删、加工与调整,并对教学材料实施合理选择与开发,以促使教材更好地满足教学情开展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其主要将物理教材当做依托,又超越了物理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第一,对已有教材实施创造性、灵活性、个性化应用;第二,对其他的相关教学资源实施选择、整合以及优化;第三,对其他的新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开发。
        1.2 物理教材优化处理的必要性
        1.2.1 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中物理教材已不仅是教学的“法宝”,而是将其当做一种教学资源。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当中更是提倡教学不再受教材的束缚,需注重各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吸收与应用。因此,物理教师需依据物理教学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精选,促进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充实。由此可知,物理教材的优化处理能有效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1.2.2 适合新物理教材观需要
        高中物理的长期教学中,大部分物理教师都是依据自身积累的经验以及思维定式对物理教材实施处理,而缺乏对教材的批判与质疑,更无法对教材实施优化处理。新课改下,我国的中小学的教材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单纯的关注知识讲解逐渐转变为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更注重技能和知识、过程和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有效统一。物理教材也逐渐从传统的“控制”与“规范”逐渐转变为“服务”,服务于课堂的教与学。新课改下,物理教材已经不是传统化的知识课本,其更是师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工具。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通过描述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并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探究,引导学生经过文本对话,对相关可能性实施探讨。通过这些思想,就能使教师逐渐形成“材料式”的教材观,也就是教材的价值不仅是控制教学,还是为物理教学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文本,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新课标。基于此,物理教师需注重多样化材料的运用,而非绝对地服从于物理教材,对于有能力的物理教师而言,其则可对教材实施自主改造,物理教师则可通过研究的态度以及怀疑精神对待教材。
        1.2.3 有助于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传统化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当为课程消费者,其外在则表现为其执行的学科课程,这就能有效避免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位于边缘化的状况。新课改下,其更提倡教师个性化、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此时,教师就需注重自身课程生产者的角色,由教材奴隶逐渐转变成教材主人,由原先的“教教材”逐渐转变成“用教材”。在新课改下,其更注重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其与传统化物理教材对比,新课标下,高中物理的教材也由内容的安排转变成教材的优化处理,从而为物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物理教师在对教材实施优化处理的时候,不仅有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且还能使其课程意识得到相应增强,从而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发展。

由此可知,对物理教材实施优化处理,其不仅是课程有效开展的必要环节,还是物理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途径。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材优化处理策略
        2.1 基于统筹兼顾的教材易化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部分物理教师能够讲得明明白白,浅显易懂,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而部分物理教师在讲解时,则表现得晦涩难懂、杂乱无章,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能否对教材进行易化,并实现教学知识的易化。对于优秀的物理教师而言,其不仅需擅长思路转变以及统筹兼顾,而且还能通过多种措施,促使教学内容的实际难度能够满足高中生自身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掌握与应用相关物理知识,防止学生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时,出现畏难情绪。
        2.2 基于学业负担减轻的教材优化
        教材优化通常指对高中物理的教材结构与情境进行优化,促使其更好地适应高中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并使高中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相关物理知识,并使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负担得到有效减轻。高中物理的教材优化与整理必须在国家所规定的教学框架内实施,不然就会与教学宗旨偏离,从而产生违规行为。因此,物理教师需根据具体状况,对课程结构、总课时数、学习领域、课业内容等进行明确,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究相关物理知识。例如,对摩擦力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将教材作为依托,在物理课堂上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并提出现实生活当中的难题,指导高中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在对摩擦力的内涵与作用开展教学时,可展示给学生两组图,分别为带花纹的轮胎以及身体表面较为光滑的鱼。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轮胎的表面花纹有何作用?鱼类的身体表面所分泌的黏液会对其自身有何作用?”通过该方法引出新课程,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猜想、设计、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相关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发现物理问题,而且还能对相关物理规律进行探寻,从而实现物理问题的高效解决。经过实验教学获得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教师则可指导学生依据物理教材进行概念图的制作,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物理知识。
        2.3 基于师生互动的教材深化
        高中物理的教材当中,部分知识不够详细,教师可通过教材的不断深化,对物理教材进行细致解读,从而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促使物理知识的有效延伸与拓展。同时,物理教师需充分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转变一言堂的教学现状,以激发高中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师对物理教材实施优化整合,其通常就是使各主体之间经过对话达到“视界融合”的全过程,以实现高效教学氛围的营造,并促进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高。
        2.4 基于集体智慧发挥的教材活化
        高中物理的教材优化处理通常要求教师自身具有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并对教材进行主动研究,促进教材活化,从而为高中生展示出多样灵活的物理知识,注重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从而使高中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至物理教学课堂。新课改下,教材不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教材也是开放与可变的,在对物理教材实施优化的时候,教师可引导高中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当中,对高中生具备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从而使高中生真正地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材的优化处理任重而道远,教材的理论和实践都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需物理教师以教学实际作为出发点,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对教学的内容、过程、资源等实施正确判断以及科学分析,以此深化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感知以及强化学习。
        参考文献
        [1]沈如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79):167.
        [2]罗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20(6):153-154.
        [3]杜国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