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义宝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
摘要: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不能只是教出一个个汽车维修工人,而应当培养众多具有汽车维修素养的真正的人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向,一是取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二是取决于汽车维修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三是取决于汽车维修的美学价值。而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是确定汽车人才培养方向之后,让人才培养得以落地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要教出一个个汽车维修工人,还是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培养众多具有汽车维修素养的真正的人才。基于中职学校的职责所在,答案当然是培养人才。而要想培养具有汽车维修素养的真正的人才,中职学校就要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向有清晰的判断和确定。
1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意义
对于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在整个职教体系视野下,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需要以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中职汽修专业“宽、专、精”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固有特点,思考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实践与思考的对象主要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指汽车维修技术,即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关注实际并联系实际,重视实训与实习的结合,关注实习的实效,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技术。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向都离不开夯实专业基础。软件则是指学生。一直以来汽车维修工作都被认为脏、乱、差,一些学生对这个行业嗤之以鼻,缺乏敬业态度。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让学生喜欢上汽车维修专业,让学生在知识掌握与运用过程中寻找成就感。当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形成科学的认知之后,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就会喜欢上这个行业。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追求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从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中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实际教学中,中职汽修专业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转型或是人员饱和等问题,企业对维修人才的培养积极性没有从前高了,校企合作模式难以有效展开。因此,学校不能像从前一样通过汽车企业及时地了解汽修行业信息,在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立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长时间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汽修学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所需要的用人标准差距逐渐加大。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很容易感到前途的茫然,学校培养的汽修人才专业性降低,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2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有限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所能综合的功能越来越多,一旦汽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故障,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机械学、电气学、计算机技术以及材料学等等知识,这就促使汽车维修向专业化、功能化方向发展。而现实中学校出来的汽修技术人才远远达不到这种高技术要求,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职汽修院校的教学资金有限,很难得到大型企业的投资,这就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最为先进的汽车型号,教学所用车辆基本上都滞后于主流车款,学生所学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过时”的技术,这种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是汽车的维修方式、方法、工具应用等跟不上时代发展,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对先进的维修工艺不太了解,加上学校教学资源限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进行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教学资源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主要阻力。
2.3学生对汽车维修认识不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仅仅将学习的内容停留在学校教导的层次上,用因为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不能第一时间认识到学习先进知识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主观能动性表现不足。
3提升中职汽修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维模式探析
3.1强化师资教育队伍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反馈,在汽修教学中,教师水平的高低是直接与汽修教学质量相挂钩的,因此提高汽修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中职院校在教师人才选拔上应该精益求精,以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拓宽教师的晋升渠道的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入驻,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应该大力推行“双师”教学理念,即学校除了拥有在职教师外还应该聘请企业内的高级技师进行教学,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汽修知识,并有效促进了校内教师和校外技师的交流,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最后,应该积极地与企业进行沟通,派遣在职教师进入到企业去学习,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一线维修经验,并将其所学真实的反馈给学生,全面提高汽修教学质量。
3.2优化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汽修行业内各项机能的更新是非常快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到实际教学中。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上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技能更新的重要性。学校应该摒弃传统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及时更新,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也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汽修教学注重实践,在进行理论学习过程中,很多抽象的概念和方式如果仅凭字面和图片去学习是非常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的,这时候教师应该引进多媒体信息教学方式,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变成动态视频演示课件,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看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速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下,教师也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录制和制作一些微课程,以供学生课下认真观摩,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
3.3优化资源配置,巩固校企合作
首先,在“政府—企业—院校”模式中,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与职能,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同时,院校应该根据企业提供的各项信息,对其经营状况,生产制造内容等进行全面分析。这样就可以在政府严格审批与院校专业评估的合力之下,规范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行为。其次,在校企合作中,无论采用资源合作方式或赞助方式,均需要由院校组织专门研究小组,根据教育理念、教学教材、资源配置现状、教学方案设计等,拟定校企合作中的合作条件,并根据清单列举的办法,使各项合作事宜做到巨细无遗。这样,就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合作指标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对接,并在“教学要素—配置指标”之间形成一个明确的职能与责任对应方案,使院校与企业各自根据院校拟定的方案,在合作过程中加以完善,并在同一目标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各方在纵向合作方面的延伸与深入。
4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性技能型汽修人才,中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加大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教学目标,为学生争取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在实践训练中提升自身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满足了汽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永章.“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电器维修专业如何针对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调整[J].数码世界,2020,(5):215-216
[2]左华山.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维模式探索[J].汽车博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