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创造初中历史课堂开放教学的经验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邢祥红
[导读] 中学生对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科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水平的中学生采用兴趣加开发的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邢祥红
        邢台市第三十一中学  054000
        摘要:中学生对历史对象的认知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科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水平的中学生采用兴趣加开发的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变“静”为动,并在动态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因此开放式教学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案例和多媒体形式结合的课堂形式。
        关键词:历史 教学 开发课堂 模式 提升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对历史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开放式教学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性,学生对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教学模式更合突出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互动场景。模式上如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教学手段的开放性。
        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情境,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靠语言述说相当困难。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改变现代人记历史,历史人物情境进入课堂,打破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强烈感观和心理刺激,使学生启疑、激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师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远胜于单纯讲授,这是开放式课堂所需要的。扩展学习空间布置开放式作业。开放式课堂教学不是拘泥于课堂上书本上,而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后广泛浏览历史书籍,多掌握史实、多了解理论,要向图书馆、古迹、文献和现实未来拓展,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教学思维的开放
2、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是指历史教学内容要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度拓宽。一是在重难点上拓宽,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二是在信息上拓宽,要适时引入充分体现本学科时代性的最新史学信息,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为此,应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及进进行调整补充,还应引导关注前沿,面向未知。
3、教学过程的开放
        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的格局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的。


4、教学形式的开放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种形式,教学形式应因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除常规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外我们可组织历史辩论会、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编演历史短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在灵活、多样和变化中显现出更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使教学变得很精彩有生气。在以上几种形式的教学中都要注意应鼓励学生质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
5、题材案例的优化
        传统历史教学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教学的讲台变成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放言。其次教师要适当引入一些不同的史学观点,如目前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两种基本观点,关于“二战”性质的三种基本观点等,让学生讨论争鸣,畅所欲言。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既要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即使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轻易否定或妄加评论,而应引导学生依据史实,通过集中思维,让他们最终自我否定和改正原来的观点。开放式的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而且要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如讲到隋朝大运河一章,常规思维一般以两个角度来理解分析。一是对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冶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二是它的开凿,劳民伤财,则也是隋朝政治腐败表现;此外还可以另辟蹊径,反问学生开凿这样五大水系的人工河需要花费的财力,如果隋朝经济不繁荣能否形成这样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呢?让学生思考自己做出结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6、评价方式的开放
        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在开卷评价中,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权威性评价相结合,都允许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此双向的实践有利于其社会实践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
        最后还是要想方设法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当肯定。在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时,可作适当提示。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更应鼓励学生说出其理由,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齐健编著:《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P91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第一版,P115
[3]《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历史教学》(津),2015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