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融合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孔凡瑞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迈向大学前的重要一步,地理课程是文科知识中不容小觑的一部分。
        孔凡瑞
        长丰县下塘中学   231121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迈向大学前的重要一步,地理课程是文科知识中不容小觑的一部分。目前,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其必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将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的有效结合才是教学的成功所在。
关键词:融合;地理知识;选修与必修
一、引言
        地理必须与选择性必修的融合,是以教材为基础,建立在课本之上。必修知识包含的专业性较多,难度高。而选择性必修高考知识的考核范围是地理中包括的选修和必修知识,实现选择性必修与地理必修的有效衔接,是教师授课环节的难点。也是不容忽略的重点问题。教师需要正确引领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选择性必修与地理必修知识的融合,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学习位置,避免出现整个学期结束,学生出现偏科,发展不均的情况,影响高考成绩。
二、高中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的融合措施
(一)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不是独立的学科
        随着新课改的变化,高考政策以及教学方案也在方方面面的发生着变化。因此,老师在教学上也需要不断的迎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就拿当前的教材来说,地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都是分科后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言道地史不分一家。其实,地理学科的学习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举例:就拿2020版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容来看。比如《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章节,水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知识是交叉教学。在横向和纵向上都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地理学科与生物学科融合方面,就可以将地理在自然界、大气层以及微生物界的存在;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融合就可结合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新办工厂;新建大桥南水北调工程等融合,以及涉及到的环境人口容量、制约人口发展的因素、人口文化、以及生活消费等极少参与人为生活的知识。知识的学习是服务于生活,之所以必修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知识量,形成稳定的学生素养和专业知识。[1]由此可见,必修课是地理知识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乎到学生在地球上一切的行为活动,衣食住行,以及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口、气候变化、海洋、河流等常见的地理现象。通过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解释地理现象,并知道地理现象的变化与生物界、物理知识以及历史条件存在哪些关联。总的来说,各学科之间是相互依存,关联,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相辅相成,君臣佐使,互相渗入,不分主次的。
(二)不分主次,高中地理与选择性必修课体系化
        经济大国著名心理学者指出,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决定的。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知识同步学习,通过教学将地理与选择性必修知识建立起内在关联,是学生对学习资源整合的有效方法,提高新知识累积量的同时,巩固了其他学科的旧知识,双管齐下。

举例:通过将所有学科内人口相关的知识,比如自然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容量、制约人口发展的因素、人口文化、以及生活消费等,以地理为主线,一系列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系统化、构架化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分主次,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先了解世界上人口现状,再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扩增到人口迁移人口的迁移都会受到那些历史因素的影响,最终过渡到人口容量知识,最后再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容量相关的问题,即制约人口发展的因素。[2]知识构架化为地理老师开展问题导学法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直观地将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出来,另外,便于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降低了老师必修课与选修课知识碎片化教学的困难。
(三)强化学生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一项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总结,分类。地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融合就是帮助学生训练出一种综合的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不为做题而做题,也不为考试而死记硬背。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举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章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的服务功能受长期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长期发展作用的结果。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以及城市历史变迁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地理条件因素、经济发展因素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将能够运用到的知识统一起来,加以分析,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当学生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就能更好地凌驾在考试之上,获得高分地理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找出问题的衔接点,结合不同问题的共性和因果关系形成地理逻辑思维。
(四)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综合教学
        地理知识的主线一直以人文和地理,社会实际为主干。倾向于人类生存中的几大问题:环境、人文、气候等核心因素。但每一章节的知识都有侧重点,集中在某一知识点,比如气候、气流、太阳直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详细知识。地理教学者通过必修课每个章节知识的排列,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再由兴趣点过渡到相关知识。地理老师经过数年的教学经验,都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如何对学生进行问题转换,如何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兴趣点引导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般可以采用跨学科之间知识类比、对比、递推的方案,[3]尽可能让知识生活化,借助当前热门的社会事实进行知识讲解。比如今年是庚子年,出现了60年一遇的大寒。同时国庆节和中秋节又碰到了一起。这些话题是所有大众所关心好奇的,也是学生心里的问号。老师在具体讲解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气候与节气知识,帮助学生解释2020的冬天气温偏低的地理现象。也可以借助阴历、阳历闰月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历史上60年前历史上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
总结:
        地理知识是一门对学生生活与环境进行科学化解释的学科,高中地理与选择性必修课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学科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而是跨学科,跨领域式的交互教学,将两者有效衔接更需要结合地理课程的属性展开教学,教师尽可能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讲解,用学生兴趣点进行知识串联。功夫不负有心人,正确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杜积荣.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以地理必修一为例[J].文理导航,2018:73.
[2]陈耀雄.例谈《高中地理》必修三专题教学内容的整合[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9:-.
[3]郭志强.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8: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