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振莲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烟墩中学 广西 钦州 535400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虽然说很抽象,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怎样引导同学们感受歌曲或乐曲中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得精神力量,是音乐教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全面进行,面对现代的中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同学们?特别是乡村中学的同学们,平时得到音乐熏陶的机会本来就不多,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选择教学方法来教学呢?
关键词:创设 乡村中学 音乐 情景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生,平时除了主要科目的学习,还需要音乐来熏陶身心,陶冶情趣。现在,音乐课堂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越发重要,音乐科目即将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大城市的学校可能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会更注重。然而,作为乡村中学,初中音乐教育现状情况不太理想,许多乡村学校的音乐设备不齐,学生不重视音乐学习,音乐教师的人数也极少。面对这种现状,乡村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在现有的设备中培养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呢?如何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音乐知识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教者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乡村音乐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于这方面有几点看法。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告诉我们: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来说,它不像语文,数学科目一样,天天都有音乐课,一个班一周才安排一节音乐课,对于如此少的课堂节数,教师们要如何备好这一节课,要带给同学们怎样的期待。教师要如何利用一周一节课来熏陶同学们的音乐细胞。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的《鼓乐》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几首非洲的乐曲,把气氛烘托出来,这些音乐的主要因素是节奏,而表达节奏的主要乐器是鼓,鼓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把几个手鼓分发给同学们拍,一些同学根据鼓声来跳舞。针对七年级同学的特征,在整节课的环节中,采用游戏、创编、讨论、参与实践等形式激发出同学们的兴趣,在氛围上注重以鼓的节奏传情来打动同学们,使他们乐于参与主动探索,用亲身体验让同学们对非洲音乐的强大艺术魅力加深印象,认识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重大贡献的意义所在,使同学们认识艺术的感人之处来源于生活才能高于生活的道理。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同学们创造动机
同学们的创造活动,不因为他的身份而不同,乡村中学的学生也有热爱音乐的细胞。他们往往对某个问题有着兴趣和好奇心,而这又来源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良好的问题情景能形成悬念,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诱发他们有创造的动机。例如在学习《给未来一片绿》这首歌时,这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歌曲,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主要引导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美的喜爱,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对于这样的歌曲,或许一大部分的乡村中学生不一定喜欢,他们大部分喜欢听流行歌曲和摇滚音乐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景。“你给未来的地球想留什么”?“你给未来的世界想画什么”?“是青山绿水还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聆听,然后进行讨论,让他们去感受、分析,探索歌曲的情感意境。如果让同学们来编曲自唱,采用怎么样的演唱效果更好?引发同学们自唱自创的动机。让他们从不喜欢到积极参与,把歌曲里的情绪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环节诱导,设景引情,同学们积极性高,想法多样,有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感染力很强,效果很明显,单纯的语言教育是无法比拟的。
三、运用学科整合,提高同学们音乐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同学们接触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学各门科目中:语文、美术、英语等科目都与音乐有着联系,这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变成了可能。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美术、音乐与语文中的诗词、戏曲等。如在课堂中演唱《大海啊,故乡》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听唱教学法,让同学们容易快速学会。在中文、英文歌词中学唱,演绎不同的演唱方式,使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真正在课堂中快乐创造。教师还可以配乐诗朗诵《大海》使本节课更加完美。在所有科目中,教师都可以融合音乐教学,不仅可以突出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同学们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可以拓展知识面,利用音乐的方式促进各个科目的学习。在乡村中学的教学中,音乐教学会让同学们更加感兴趣。因为音乐是一门轻快的科目,没有音韵也可以哼出几句,多唱歌可以使人快乐,心情愉悦,音乐是治愈身心健康的好帮手。
四、总结
总之,乡村中学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要坚持不懈,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真正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价值,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音乐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愉快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
参考文献:
【1】林思毅.创设音乐情景,感受音乐之美.速读旬刊.2013
【2】李海霞.创设情境,感受音乐之美—探析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法.神州.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