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琳
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三小学
摘要:少年的成长优良与否,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还有一个国家的将来,当下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日趋加大,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有很高的付出。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因此,国家对小学体育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如何巧妙使用教学用具出发,分析当下体育教育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拓展课堂内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具;多媒体技术
前言
体育教具是一项能够促进体育课堂活动进行的器材,有了这些器材的辅助,体育课堂将会丰富多样化的进展,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从业者要创新课堂内容思路,善于利用体育教具,设置一堂精彩纷呈、高效优质的体育课。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具使用的现状
在授课中,以往的传统教学就是跑、跳、练这几种基本的活动操作,学生往往没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活动完毕后就自由行动了,这时在课堂上的运动量是不够的,需要再次加强,学生得不到足够的体育锻炼对身体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因此,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教具的需求,不断开发和创新教育。
二、丰富体育课堂教具的意义
老师通过废物利用,改造出体育用具。生活中的废品有时是很好的材料,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自制出很好的教具。比如,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废报纸就是一种很好的原材料:制作投掷教具,把废报纸团成纸团用力挤压,尽力把空间缩小,把多余的空气挤掉,然后表面用带颜色的纸包好,就变成了一个投掷球,可以在体育课上让同学们练习投掷,锻炼臂力和手眼协调;矿泉水瓶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废品,可以把沙子装入矿泉水瓶内,制作完成后跟哑铃的作用一样,让同学们负重练习,可以提高臂力和腿部的力量。另外,多装几个矿泉水瓶就可以当做保龄球的瓶子,召集同学们打保龄球了。
通过自制教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制作自己想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在上课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很多东西都有好几个特点,对于教具也是一样的,教师不但要善于创新自制教具,更要善于发现现有教具的其他功能,做到一物多用。
针对体育用具跳箱的多种用途。一是创造丰富有趣的游戏。(1)跨越障碍接力跑。把跳箱当做障碍路摆放在路中间,让同学们以跑赛为主,中间遇到障碍要跨越过去,以组为单位进行接力赛。(2)孤岛夺兵游戏。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为目的,分组进行比赛,把箱子当做孤岛让全组学生都站里到上面,用时最短的一组胜出。(3)培养学生两两配合的默契,将三人分为一组,一名学生当做伤员,另外两名学生用跳箱当做担架抬着伤员,保持伤员稳定不掉落,平稳的将伤员抬放到指定地点为赢。
二是设置多样化体能锻炼。(1)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俯卧撑的难易程度。每个班级的学生众多,男同学和女同学的性别也存在差异,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对于体能较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跳箱垫着,把手放在跳箱上做俯卧撑,减少手臂的支撑力量,随着锻炼的增加,手臂力量的增加,可以逐渐去掉一层跳箱;对于体能较好的同学,可以双手撑地把脚放在跳箱上,随着能力的增加不断加高跳箱;再有那些体能很强的同学,要增加负重练习,用自制的哑铃沙袋放到学生的背部,进而来练习俯卧撑。(2) 使用跳箱做仰卧腿运动。让学生用手握住箱子的一端,然后做仰卧抬腿练习。开始练习时,你可以弯曲双腿。随着你能力的提高,你应该伸直双腿;相反,你可以按住学生的双腿,然后练习仰卧抬头,也可以抬高两端(3)通过调整跳箱的数量,进行水平推杠铃的练习。
在水平推杠铃的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杠铃重量,调整水平推杠铃的速度。技术关键是根据学生的身高或手臂摆动情况调整跳箱节数(4)其他练习活动。在弹跳练习中,你可以把箱子设置到不同的高度,然后根据练习的需要上下跳跃;你也可以按住学生的腿进行负重开始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物品进行体育教具的改造,这样不但有利于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是对自己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时刻谨记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三、善于利用科技成果,开发电子科技教具
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的进步,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和前所未有的新科技体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成功之处。对于教育界而言,科技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多媒体设备的引入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全新体验。往常多媒体技术多被应用在知识学科,室内的教学对多媒体的应用需求更大。但是现在体育老师也对多媒体技术有所需求,多媒体是集声音、动画、视频和文字于一体的设备,能够把文字知识用音频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能把抽象的事物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吸收。对于体育运动中一些高难度运动的示范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同学们能更快的掌握动作要领。另外,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播,这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凡事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佳方式,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体育理论知识的授课时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同学们没有很大的学习热情,影响课堂知识的吸收,影响教学效率。因此,老师更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习热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关注。同时,老师要在课堂中不断与学生互动,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转变成吸引人的视听享受,使学习的乐趣增加。
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Flash动画课件来表现跳高运动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助跑、起跳、越杆和落地。同时,教师要进行仔细讲解,把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又如在进行“鱼跃前滚翻”教学时,这个动作充满挑战,老师在备课时要制作课件进行慢动作展示,让同学们充分学习动作要领。并且在室外学生动作时把过程录下来,在课堂播放让同学们自己观看自己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自己的纠错过程。更有利于动作的学习,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设备的好处是老师可以控制播放速度,或快或慢,把一个完整的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技术点,形成完整动作的脑海概念,这也是一种提高学习质量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能坚持以户外锻炼为主,也要加强课件的制作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不断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点,发挥科技创新的成果,给学生带来一场全新的体育课享受,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全面开展。
结语
教具的使用是授课模式创新的发展趋势,这是非常有利于教课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对此,教师要提高制作教具的能力,这是一种动手能力和节约教育成本的方法,改善传统理念,创新思维做一名充满现代思想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提高体育竞技能力和懂得体育知识的能力,这是传统教育中体会不到的乐趣,同学们得到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洗礼。
本文系防城港市2020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改要求下有效运用自制教具助力小学创新教育的应用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2020C115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 黄银华.才智.2017(15)
[2]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J].李云龙.中国新通信.2020(23)
[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吕琴.田径.2021(01)
[4]立足核心素养打造小学体育教学精品课堂[J]. 张培宁.运动精品.2020(10)
[5]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何昱嵩.科技资讯.2020(35)